一个卖豆腐的捡到四十两银子欲归还,失主却说钱是他抢走的还要告他赔钱,后来郭公巧用一计,对他说:“我会还你清白的,但你要配合我演出戏”
清朝,有一户人家只有三口人,夫妻两和婆婆,男人叫范达,以卖豆腐为生,虽然日子过得不富裕,但也能安稳度日。
这一年年关将至,范妻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年货,想到自己家里没什么钱,但也不能不置办些许,于是叫范达明天多磨几板豆腐去卖。
第二天范达比之前更早起来出去挑水准备做豆腐,出门时天还没亮,到了河边,竟不小心踩到一坨人便,还踢到一个沉甸甸的包袱,范达解开一看,竟然是一包银子,大约有四十两。
范达把包袱系上,心想:“不知道是什么人一大早来这里解手,忘了把包袱拿走,我且在这里等一等。”
等了约莫半小时,没看到有什么人来,因为着急挑水回去做豆腐,所以范达也不等了,就把包袱带回家里。
到了家,范达把这件事告诉媳妇和母亲,他母亲就说:“这银子可能是人家一家人的身家,把钱丢了肯定很着急的,我们做小本生意的,赚不了大钱,但是做人要本分,不是我们的东西一分不能要,你现在去失物的地方等失主吧。”
范达听了母亲的话,急忙去河边等,到了河边看到一个男人正在河边转来转去找东西的样子,神情非常焦急,范达上前去问他:“客官在找什么呢?”
那个男子说:“我叫汪元,前几天到你们这里来卖漆,赚了四十两银子,昨夜连夜赶回家,早上路过这里,一时内急,在这里解了个手,竟然把银子遗忘了,回到家里才想起,所以过来找寻,要是有人捡到我愿分一半给他。”
“你的银元是用什么包的?”范达想跟他确认一下。
“是一个青色的包袱包着的。”
看到汪元回答正确,范达说:“如果你真的愿分一半给人,我带你去见人,我知道谁捡了。”
汪元连连点头答应着,就急着要跟范达走,于是范达就把汪元带回家,对母亲喊话:“银子的失主来了。”
这时,周围的群众听闻也跑来看热闹,范达见到邻居们都来了,就对汪元说:“大家可以做证,他说谁捡到他的银包就分一半出去,我也不要他的一半,就给我个四两就行了,我拿来做些小本生意,如果以后赚了我还给你,今天就当是借了。”
这汪元应声答应着,忙不迭的接过银子清点后却说:“我这些都是银元,拆不开,要不你跟我去店里我拿四两给你吧。”
众人一听,都纷纷起哄:“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呢?你说要分一半给人家,人家范达都不贪你的,只要你四两,你却不肯给人家,现在我们这些人在这里你都不给,你让他去你店里就更不会给人家了,赶紧的现在就把银子分给人家吧。”
汪元听到大家七嘴八舌的话就怒了:“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呢,这是我们两人的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大家一听这厮想赖账还骂人,直接抡拳把汪元揍了一顿,谁知那汪元被打了抱起银子就跑,竟然去官府告状了。
知府叫邵廉的受理了此案,汪元跪在堂下信口就说:“草民叫汪元,前些日子做买卖赚了八十两银子,我准备把钱拿回家去,在路上遇到正在挑水的范达,我不小心撞到他,他竟然上来打我,又抢我的包袱,我拼死护住,最后剩下这四十两,还有四十两被他抢走了,我要他还给我四十两,在下所说句句属实,如有说谎我不得好死,请大人为我做主。”
邵廉听后转头问范达:“你为什么抢人家的银子?”
范达急忙辩解:“大人,事情不是他所说的那样,我今早去河边挑水,当时天还没亮,我差点踩到一泡屎,又踢到一袋东西,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包银子,里面有四十两,我在原地等了半个时辰没看到失主来就回家了,后来又来河边看看有没有人来,我就想尽快把东西还给失主,后来他说是失主,并愿意分一半给拾得者,我说不要一半,给我四两就行了,但他当时没给,我那些邻居们见他赖账就打了他几下,没想到他竟然恶人先告状污蔑我,请大人明鉴。”
汪元听了,面露讥笑,反呛他:“谁会相信你说的,有谁会这么好心,捡了这么多银子会归还?”
范达盯着他气愤地说道:“我是一片好心,为了等你,我连豆腐都不做了,居然被你污蔑我,这是什么道理?”
谁知道那邵廉也是个昏官,仅听了两人的几句话就自己判断下了定论,他对范达说:“这银子肯定是你抢了人家的,还有四十两你藏哪里去了,还不快快交出来,免受皮肉之苦。”
范达听闻,心里叫苦不迭:“我哪里有四十两银子,我都全部还给他了,他丢的就是四十两,没有八十两。”
邵廉怒了:“大胆狗贼,你贪了别人四十两银子还不肯交出来,我看你招不招。”说完喝令衙差打他二十大板。
范达被打得皮开肉绽,却怎么也不肯承认,邵知府无计可施,只好先把他收监,明日再审,那汪元就在附近找了个地方住下等消息。
这边范母和妻子听闻范达被打还关押了,都慌了神了,急忙找人帮忙写状子,哭哭啼啼的拿着状子上街喊冤,不料却碰到了郭公,这郭公为人正直不阿,听了婆媳俩的哭诉,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这范达一定是被冤枉的,就对她们说这件事他来处理,让婆媳回去等消息。
这郭公来到知府,问起邵廉这范达的案子是怎么回事,邵廉官比郭公低,自然好生伺候着,不敢多言,急忙把范达提上来。
郭公问起范达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范达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说了一遍,郭公听后,思量片刻就把范达叫起,小声对他吩咐了一番话:“你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了,我会还你清白的,但是你要配合我演一场戏。”如此这般在他耳边说。
这时把汪元传召上来,问了汪元这件事,汪元还是那套说辞:“小的做漆生意,赚了八十两银子,路过范达的村子,走路时看到他挑水走来,我不小心撞到他,我们两人扭打起来,后来我被范达抢走了四十两,请大人明察,让那范达速速还我四十两来,也好让我早日回家。”
郭公把范达传上来问话:“你为什么抢人家的银子?”
范达回答:“我去挑水在河边捡到他的银子,他当时说愿分一半给我,到家后,我把银子给他,他就反悔不给我谢金了,我的邻居看不过眼,就打了他几下,没想到他竟然告我还诬赖我拿他银子,他本来只有四十两银子,我都全部还给他了,这哪里来的八十两?”
郭公说道:“我看你就是以买豆腐做借口,骗汪元进店里,趁他出去解手时把他的银子拿走的,还不快点交出另外四十两?”
范达叩头说:“大人明鉴,小的确实没拿他的银子,去哪里找四十两给他呢?”
郭公大怒:“看来不用点刑你是不会招的。”
说完就命人拿夹板来就要夹范达的手指,范达看到刑具,连忙求饶,说愿意回去卖妻筹钱。
汪元听了就说:“我只要我的钱,谁要你卖妻了。”
这边衙差把范达押着回家拿钱,到家后,衙差把郭公的计谋对婆媳俩说了一遍,让他们配合演戏。
这边汪元等了一天也没看到范达出现,心里有些急了,对郭公说:“范达怎么去了一天还没回来,是不是想违抗大人的命令跑路了啊?”
不一会,范达就回来了,他举着一包银子呈上,说卖了妻子得了二十两银子,再去跟亲戚朋友借了二十两才凑够四十两。其实这些银子是郭公拿给他的,他让范达假意承认自己偷钱,还说要回去卖了妻子筹钱,这些银子都有记号,这就是郭公的计谋。
郭公把银子拿了,问汪元说:“这些银子是你丢失的四十两吗?”汪元接过来看了一眼就肯定地说:“这就是我的四十两原银。”
“范达说是卖妻子的钱,怎么会是你的原银,你是不是看错了?”
“我自己的银子我怎么会看错呢?这是我的银子。”
这时郭公突然站起来大喝:“大胆刁民,你怎么敢说这是你的银子,你好好看清楚,这是我从国库里面拿出来的银子,你言而无信就罢了,还要冤枉好人,讹他银子,好个恶人。”
说完,责令送三十大板给汪元,汪元登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浑身也软了下去,因为理亏,只能受打,再也不敢说话了。
郭公打完汪元,要他把四十两银子拿出来交给范达,把汪元打入大牢里关一个月,说是要给他一点教训。
郭公说:以德报德,报答恩情是人之常情,人要懂得感恩回报,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得到帮助的。汪元丢了钱被范达捡到,但范达并没有私藏了,而是还给了他,这是范达做人端正,而汪元复得财富却忘了别人的恩情,还恩将仇报。汪元这种行为跟那些杀人夺财之徒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对于汪元一定要严追罪责,以警示那些歪风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