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有一本小书叫《长安的荔枝》,里面讲了一个叫李善德的九品芝麻官刚借贷在长安定居,因为请了半天假,转眼就被上林署的友好同事们塞了一个烫手山芋。
原来是圣人想给贵妃过生日,而贵妃最爱吃恰好是那和长安相隔五千七百七十四里的岭南荔枝。
酒有七分醉的李善德,和上司推杯换盏之间,就得了这个美差。
为圣人办事,又可露脸,又有油水,这样的美差向来抢都抢不来,可是上林署的上司竟然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真是双喜临门。
同事们投来了祝福的目光。
醉里醉气的李善德以为只是转运荔枝煎,回家路上,才发现了假贴黄下是一个大大的“鲜”字。
荔枝成熟之后,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圣人要岭南的荔枝鲜,这如何办得到?
此时的李善德,酒醒了一大半。
难怪同事们都推杯换盏的祝福,却无羡慕之色,原来这并非美差,而是死差。
求告无门,郁闷无比的李善德遇到了好友韩洄和落魄兵曹杜甫。
在好友的鼓励之下,李善德意识到此事办不好了,死路一条,自己死没关系,可是不能连累了老婆孩子。李善德写了放妻书,没给自己留后路,凭着杜子美的故事鼓励,踏上了去岭南的未知之路。
精通算学的李善德,通过多次测验,还真的找到了延长荔枝保鲜时间,加快转运速度的方法。
这里多亏了一个胡商苏谅的帮助。
也多亏了有一片荔枝园的种荔枝的姑娘阿曈的帮助。
前者为他提供启动资金,后者传授荔枝保鲜经验。
经过多次精算和实践,李善德终于为保鲜荔枝赢得了十一天的时间。
可是推算出来却黑他带来了杀身之祸,要是他办成了,当地地方官是不是显得不太用心办事了。
所以这活得和光同尘的办。
虎口脱险的李善德再次回到了长安,这一次他信心满满,可是却在各个部门屡屡碰壁,没钱没权没流程,没人理他。
这次他再次和好友韩洄一起喝酒,悟出了职场新真理。
这事要办好,得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当然主要的拾柴人是他,但是规矩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于是曲曲折折的他有机会面见了当朝号称内圣外王的“王”——杨国忠同志。
杨国忠同志亲切会见了他,并且接受了他这天衣无缝的计划。
当他提到钱由胡商提供时,杨国忠同志蹙起了眉头,这样不妥,会伤了圣人的面子。
所以关于钱的问题,杨国忠夸下海口,让李善德只管去办。
就这样,再次回到岭南的李善德被当地地方官的夹道欢迎和热情邀请。
仿佛之前追杀他的根本不是地方官的人。
当然为了磨平他心里的疙瘩,当地地方官也热情的“帮他解决了胡商苏谅。”,跟随胡商一起逃之夭夭的还有他准备购买的只有胡商才有的香料防潮桶。
而此时李善德和曾经是朋友的苏谅算是彻底决裂,再无情分可言。
屋漏偏逢连夜雨,倒霉的事情接踵而至。朝廷原本要十斤荔枝,见有了起色,便狮子开口要三十斤,总不能贵妃吃荔枝的时候,让贵妃的姐姐妹妹们看着吧,所以她们姐妹都得有,杨国忠同志得一碗水端平,朝廷说要三十斤,为了万无一失,每一层级都要层层加码,到了岭南这里。
李善德原本承诺只要阿曈十棵树,现在就得全砍了。
跌跌撞撞的李善德顶着各种心绪,最终还是赶在六月一日,第一桶荔枝到达了长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贵妃表示很开心。
可是累得精疲力竭的李善德却没有半分开心。
于是在他知道。杨国忠同志承诺的钱要从百姓身上盘剥时,他第一次说了真心话。
他想做一回人,像那个为他而死的昆仑奴一样。
贵妃要这使命必达的荔枝,是以在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农人颗粒无收,无数骑手,无数马疲惫地倒在路上为代价,这鲜荔枝揭开了盛唐的遮羞布,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不说。
而因为转运这鲜荔枝,李善德伤害了两个他根本不想伤害的人。
如此,第二日,李善德与好友韩十四,杜子美一起喝酒。他似乎对于自己的结局,无所畏惧了。
各个部门就他在转运荔枝过程中不合理的程序,纷纷参他,参本如雪花片一般,要置他于死地。
原本他可以风风光光的做个荔枝使的,可是他不愿意了。
而来自岭南的冯元一却无心的救了他一命。他受召,来到了花萼相辉楼前,看到了远远的城楼上的那一对伉俪。冯元一漫不经心的为贵妃指了指他,那个为转运荔枝不辞辛苦的荔枝使。
圣人还特赏了他一篮李子。
于是有关他所有在转运荔枝过程的罪名都消失了,只剩了他挪用公款一条,在官场博弈中轻罪重判。
他和家人被发配到了岭南。
他终于可以安心做个农人了。
等到第二年,都到了七月,却还不见朝廷的荔枝使来为贵妃采购荔枝,
地方官的文书才跌跌撞撞的跑来,告诉他,安禄山反了,圣人和贵妃,宰相都逃出了长安了。
见微知著,以李善德的视角来叙述杜甫这一句诗中蕴含的故事,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故事。
而遇见这个故事,却是来源于新国辩上,熊浩关于“要不要给彼此相爱的爱人打上思想钢印”的辩题中一段入梦的说书。
立意部分非常入木三分。
感兴趣的也可以去看视频。
“传皇贵妃口谕,凡在京中二品以上大员和皇室千郡府上,皆赏岭南荔枝一枚。”
唐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太子师李泌,受宰相杨国忠所害,因《感遇诗》案被玄宗贬斥至湖北蕲春。
临行前,李泌进宫谢恩,在见了玄宗之后,离开兴庆宫之时,就见远处奔来一个跌跌撞撞的小太监,
他赶紧迎上去说:“内官大人到此,是有何事啊?”太监说,“李先生可否稍后,贵妃娘娘在侧殿中等您,有一事请教”。
宦官口中的这位贵妃不是别人,就是盛唐时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家玉环。
李泌随宦官来到偏殿,这偏殿与正殿的光景完全不同,这兴庆宫的偏殿由贵妃设计和安造,殿内所有的布物、围廊、陈设皆为鹅黄色,星光一体,气韵柔和。
比起兴庆宫当中那些金玉满目的装点要内敛得多,温润得多。
在这鹅黄摇曳之中有一座乳白色的玉石茶几,在这个乳白色的玉石茶几上放了一个硕大的纯金石盘,石盘中全是晶莹剔透的冰块,而且冰块上是堆成小山一般来自岭南的新鲜荔枝。
李泌不敢多看,赶忙跪头叩礼。
“长源先生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在镇殿上传来一个无比清丽的声音,就见这镇殿之上坐着一位美艳的妃子,时值六月之下,贵妃着长服而未刻意雕饰。
她身穿一身青绿色的长袍,浓抹乌黑的头发被一只栾凤绕珠赤金簪盘起,面容之上无脂粉,但却依然珠圆玉润,雍容绝美。
“劳驾先生讨扰片刻,是有一事相问,近日有臣工给三郎进言,说若在长生殿内修铁卷、立符咒,能够将三郎与本宫的七夕之爱恋立于钢印金石之上,定能感动上苍,引三清降福,庇佑我们长长久久一生不散。本宫素闻先生自幼修道,早已通晓太乙玄门之神通,如此立符咒、刻金石、求永驻之举是当还是不当?故向先生请教。”
李泌闻言道:“娘娘此举可是想求爱情历时而不变?”贵妃颔首点头。
“臣敢请娘娘,这世间您所遇之万物有何事可以历时而不变?”
这盛唐的贵妃稍作思索:“三郎的大唐江山,我与他的永恒爱恋,还有~~~”这目光恰好落在这晶莹剔透的荔枝之上。“还有这每每盛夏、每每初一、每每十五,必定送到这兴庆宫中的长安荔枝。”
“娘娘,您可知道这荔枝要经历如何才能到长安,进得这兴庆宫中?
每年盛夏,岭南湿润之土若得天公垂怜,无旱涝两灾,无病虫两害,方能破土出芽。
经园工悉心栽培,在这一人多高的树上方能第一波长出大约一百颗果子,果实刚刚成熟,不能早、不能晚,恰在七成之时,农人便要将荔枝连果树叶一并取下,如一颗小小的树苗径直放到一个硕大的特质竹筒中,
这个竹筒内分内外两层,内部存放荔枝,而外侧则是鲜冻的冰块,片刻都不可迟疑,单人独骑上马奔驰五十里,换人换马换冰走八百里加急的军事驿道,昼夜兼程风雨无阻。
这路上若是撞了人,无论死伤皆不耽误,人可以死,长安的荔枝绝不能停,如此狂奔十日,方能从岭南抵达长安。
一句话,荔枝从土上到树上、从树上到竹筒、从竹筒到马背、从马背到驿站、从驿站到飞驰的路上、从路上进得长安城,最后送到尚司局,才能送到娘娘以及满朝臣工的手上。
这期间,若是遇得土崩瓦解,若是遇到三灾七害,若是竹筒漏了冰,若是驿臣稍有大意,若是路上的病害之人蛮目纠缠,若是马匹得了病,
若是尚司官怠慢,
若是天光在沿路之上过于炎热~~~
若是天子以众生之苦为念,不以一己之私欲而养如此之荔枝;
若言官能够秉笔直抒,直谏君王,而不求明哲保身;
若有司能够秉公直断,这途中之人若有死伤,乃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娘娘,哪儿来这使命必达的长安荔枝?”
“娘娘,佛道皆讲无常,在您眼中这一颗颗荔枝是使命的必达,在臣的眼中,那是无数前提无数机缘无数因果,如此密密匝匝拧成的一条纤细的丝线,不用多久,必断无疑。”
当夜,沉溺于李泌的教诲中,贵妃久久不能入眠,她懂了吗?似懂而非懂。她何时能全懂?
李泌被贬两年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玄宗和那些拿到荔枝的满城亲眷仓皇出逃。
还是在一个六月的夜晚,还是一个夏天,在马嵬坡的荒岗上,贵妃的身后是从树上悬下的赐死白绫。
此时此刻,那大唐的永昌,那恒久的爱恋,那一颗颗新鲜欲滴的荔枝,全部灰飞烟灭。霎时间,贵妃记起与李泌当日的交谈。她都懂了,她完全懂了。那满脸的泪容之下竟然出现一丝丝人们难以察觉的淡然。
是啊,这钢印般恒久的爱恋,不过只是一枚长安的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