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到几个机构邀请,做一些线下的分享,比如针对以往做过的培训项目,比如过往的职业经验。爽快答应下来后,回去想想,要想分享些什么,突然显得思路有些混乱了。
要么就是不知道怎么从哪来开始,要么就是太多内容了,不知道分享哪些。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遇到跟我意义的困境。
其实,这个问题我在早些时候就遇到过,只是没有意识到我是一个知识搬运工,潦草地处理了这个问题。而今,知识IP的火爆,我不得不重视起这个问题来。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一个管理工具,叫复盘。
所谓复盘,就是从过去的经验、工作中进行学习,提炼出经验提升能力。就像围棋高手,下完棋后,总会重新仔棋盘上再下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
这个方法最早是联想的柳传志发现,并坚持使用,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在公司大力传播,最后变成管理学上的一个工具,现在很多的培训论坛、人力资源论坛,纷纷出现与复盘有关的分享、培训。
本周阅读了三本书,《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复盘:对过去事情做思维演练》《管理复盘:用案例反思问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内容很多,先从一个基础问题开始:什么是复盘的底层逻辑?
什么是底层逻辑?这是最近商业文章一个比较火,但是比较新的词,新到连百度百科都没有出现,我在知乎上搜到的解释是这样的“顶层架构是指商业模式,底层架构是股权机制,底层逻辑是这融合在两者中的人性和社会逻辑。”
看懂了吗?换句话说,就是人和社会最根本的东西。比如微信这个产品的底层逻辑就是人都有在熟人圈分享的、炫耀的需求,陌陌这个产品的底层逻辑就是人都有和不同的人发生关系的渴望。
那么,复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复盘的逻辑是一个循环圈,我把它称为“GERI"模型,也就是目标(Goal)、事件(Event)、原因(Reason)、改进(Improve),用我绘制的PPT如下:
下面,我们一一分解:
一、预期目标是什么?
第一步,回顾预期的目标是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开始:
1,当初的行动意图是什么?
2,行动/事件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3,我们计划怎么做?
4,事先设想要发生的事情是什么?
如果回答完以上几个问题后,一般会产生三种情况:
1,没有目标
也就是说,这个项目的启动,或者你之前做过的事情,是没有计划的,是否做做什么都是拍脑袋。这个就没有办法进行复盘,因为没有了目标,就无法复盘是进步还是退步。比如减肥,如果月初没有设定目标,没有称量体重,月末就无法对比,复盘就没有意义了。
2,目标不清
也就是目标很模糊,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是模棱两可的。比如减肥,每天要减肥。这个目标是很模糊,无法衡量,一旦不能衡量,实现的可能就很小。
界定清晰的目标,有出名的SMART原则,也就是:
具体的:(Specific)
可衡量的:(Measurable)
有挑战性但可实现的:(Attainable)
相关的:(Realistic)
有时限的:(Time-bound)
比如,符合SMART原则的减肥就是,在半年内,每天坚持跑5公里,将体重从200斤减低到150斤。
3,目标缺乏共识
也就是团队成员对目标是什么样的,认知不统一。
解决方法倒也简单,把目标可视化,也就是把目标写在大家看得到的地方。
二、实际发生了什么?
在这个步骤,要做的就是评估结果,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实际发生了什么问题?
2,在什么情况下?是怎么发生的?
3,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问好之后,自己把答案写在纸上。接下来,就是要还原过程。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按照时间的顺序,把关键事件、重要环节复现一遍。
为了保证还原信息的真实性,需要翻出原来的记录材料。当然,也可以用团队列名法(行动学习的一种,做培训的人基本都懂),让团队共同还原,这样做就能保证信息还原的准确。
三、差异原因是什么?
确定还原的事实后,就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为什么项目成功,为什么失败了,找出根本原因。就像自己减肥失败,为什么会失败,是方法不对,还是个人没有坚持?还是自己就是胖子注定没有春天?
具体操作,可以用一个工具进行,这个工具是“what…if…"。也就是说,如果当时换另外一种做法(if…),会是怎么样(what…),比如,如果当时忍住,会不会更成功?如果当时不用新人,项目会不会提前完成,等等。
四、学到了什么?
也就是从过去的工作、经验中获得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开始,比如:
1,我们从过程中学到了什么东西?
2,如果有人要做同样的事情,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3,接下来我们可以做什么?比如是直接行动?还是沟通后再行动?
问完三个问题后,基本能理出一个可以提炼出的经验思路,但是到这里,很多人会把直接提炼出来的一些内容,直接称之为经验。
比如,有个项目在大老板的支持下,项目得到了大力的推动。说明这个项目的成功,存在偶然的因素,也就是说,老板不在,项目就不一定成功了。因此,我们也要对的出的“经验”作出判断,判断的原则可以参考如下:
1,复盘的结论是偶然还是必然,比如刚才的老板参与的前提。
2,复盘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情?复盘一定是对事不对人。
3,复盘得出的经验,是否问了三个”为什么“?问了三个”为什么“,基本能直抵问题的根本。
最后,根据教主的培训定律,重要的事情不需要说三遍,说一遍就可以,那就是:
复盘的底层逻辑是"GERI“模型,也就是围绕”目标(Goal)、事件(Event)、原因(Reason)、改进(Improve)“四个要素展开,一步步进行回顾、分析、总结。
也就是我们最后这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