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五年,初春,日本马关,春寒料峭,乍暧还寒。
图片
清日两国,休战谈判于春帆楼,李鸿章,伊藤博文,唇枪舌剑,倭人,贪台湾,图辽东,又谋白银三亿两,李鸿章拒,谈判陷于僵局,日后,李鸿章被枪击,险丧命,倭人忧谈判崩,遂降一亿两白银以促谈。
是时,北洋舰队灰飞烟灭,辽东半岛沦陷,日军兵锋直指山海关,清军望风披靡。无奈,惟有妥协,与其说谈判,不如说宰割。
四月十七日,《马关条约》画押,七十二岁老翁,枪伤未愈,又添国耻,倍感屈辱,其知,此生将恶名昭著且遗臭万年,鸿章无颜见江东父老,誓言终生不履倭人之国土。
五年后,一九零零年,庚子年,大清国以一己之力战环宇十一列强,亘古未有,虽勇气可嘉,然自不量力。
未料,义和团非刀枪不入,清军亦不堪一击,速败,朝廷崩溃。太后连夜去北京,亡命西安,道上,太后念及鸿章,太后知,惟彼,方可挽大清于既倒,扶国家之将倾。
鸿章,不欲,前车之鉴,牢记在心,辱骂声声,言犹在耳,不敢。
而大清无人,非鸿章莫属。
这年,七十七岁,行将老矣,遂,北上,闯龙潭虎穴,会满堂鹰犬。然,弱国无外交,名似和谈,实则羊入虎口,鱼肉任刀俎矣。
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辛丑条约》签订。鸿章吐血,记曰: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而国人唾骂,苦痛,无奈,谁知?
病榻上,李鸿章上奏朝廷曰: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满纸凄凉,浓浓期望。
十一月七日,李鸿章,油尽灯枯,终年七十八岁。五十年后,尸体游街示众,挫骨扬灰,国人不能原谅!
伊藤博文曰: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骂名之下,执牛耳无数。
第一条近代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批军工厂。第一支近代化军队。第一批官派海外留学生。第一支近代化海军。第一条电报线。
呜呼,今人哀之,再无鸿章,再无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