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医瞳君 鱼果医医
这几天天气非常的好,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草色翻绿,微风拂面,已经能嗅出春天的味道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古人常说“春夏养阳”,可这个“阳”该怎么养,我也看了很多的资料和古籍,各家之言,众说纷纭,医瞳君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首先我们学习中医,不能拘泥于古籍,也不能盲目融于现代,我们要追溯到古代的人文环境,才能更好的了解古人提出这个思想和方法的原因;我们同时也要回到现代,让古人的思想符合现代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古代的冬天是非常冷的,不是因为他们都进入了冰河时代,而是那时的环境和技术没有更好的保暖措施,很多朋友说,他们为什么不穿厚点,原因很简单,那时没有棉花,棉花在中国普及的时间比较晚,
▲图片来自于网络
大约在元朝时期才开始有相对大面积的种植,还要受病虫害的影响,而以前的普通人穿的基本都是麻织成的衣服,有钱人家穿的是丝绸质地的,因为这两种材质保暖都不是特别好,所以往往需要穿很多层,还要将袖口领口绑上带子封住,所以,我们看古代电视剧里的人物,基本都是裹成粽子似的,
但即使这样依然不暖和,所以每年夏天,中原地区的人都要和北方游牧民族经行交易,用粮食、铁器和布匹来交换他们手中的皮草,只有用这种材料做成的衣服在冬天才是最暖和的,也是最抢手的,经商之道就有一条“夏则资裘”。
但皮草很昂贵,一般的平民根本买不起,所以穷和寒冷往往挂钩,我们形容穷往往会说“贫寒”,寒冷深深的影响这普通老百姓,为了在寒冷的冬天获得一丝丝的温暖,往往要付出非常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即使这样,很多人在冬天还是处于一种半蛰伏的状态,中医说的“冬藏”其实也是因为寒冷,大家都不易太张扬,应该把自己藏起来,这样才能保存更多的热量,让自己活过寒冷的冬天,迎来明媚温暖的春天。
▲图片来自于网络
春天不是一个气候稳定的时节,经常忽冷忽热,在古代,一个人如果感冒,那可能是非常要命的,而寒冷是引起感冒非常重要的因素(至于为什么寒冷会诱发感冒,请关注医瞳君明天的文章)。
古人就总结出一句谚语“春捂秋冻”,春捂就是要求我们不要急着脱衣服,再等等,我们的身体还没有准备好迎接这一切,尤其是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天,这时古人的做法其实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养阳的方法很简单,晒着太阳走路。
温暖的太阳照射的人体,让人的体温上升,周围空气的温度还不是很高,我们不会感觉很闷热,这时快步行走,随着身体的运动,阳气在太阳照射的帮助下,开始生发运转,血随着气也开始流通,被寒冷闭藏了一冬的精气开始运行了,这时我们躁动的心开始按捺不住想到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发泄胸中的浊气。
▲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们看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的习俗,其中在春天的节气习俗很多都是让人出去走走,结伴而行之类的的。这并不是古人故意为之的养生,而是内心使然,现代人没有古人的那种生活环境,很容易曲解了这些习俗。
但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晒着太阳走路只能微出汗,不可以出大汗,慢慢的出汗,可以将郁结在身体中一冬的寒气慢慢的散出去,但如果出大汗,气会被过度的消耗,此时毛孔大开,春天里的寒气很容易就进入身体,在和冬天里的寒气结合,身体的抵抗力很快就会攻破,往往一发不可收拾,如果不理解,
医瞳君就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会不会在寒风中脱掉衣服,尤其是在你跑步后一身大汗的时候。
古代的生活节奏和现在的有非常大的区别,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古代的方法,需要辩证一下,分析一下,才能更好的利用老祖宗们的中医养生智慧。
医瞳君将在后面的文章里,不断帮助我的朋友们更好的理性学习中医,中医强调的是平和,唯有做到平和不偏颇,才能慢慢理解自己内心中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编辑 │龙善糖
PS:文章为医瞳君原创,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诉其法律责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