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空留一老人,电视嘈杂,屋外车水马龙,老年人和这个时代的距离被重重拉开。老龄化趋势下,大部分老年人缺少孩子的陪伴,精神世界匮乏,患上抑郁症的概率更高。更令人揪心的是,由于老年人习惯性有事自己扛,不愿给孩子带来麻烦,认为熬一熬就没事了,使得老年抑郁患者这一群体也处于「失语」状态,老年抑郁症识别率低、治疗不及时不充分等问题日益凸显。
刘奶奶变得不再认识自己—— 110 多斤的体重暴减至 80 多斤,一辈子爱干净的她变得邋遢,可以两三天洗一次脚、一直不照镜子,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不和人说话。因为变得暴躁易怒,她和家人屡屡发生矛盾,抱怨孩子和老伴儿不理解自己,而女儿则说她不像「妈妈」,老伴儿想跟她离婚。
案例中的刘奶奶因自己的一些认知偏见和缺乏伴侣关爱而患上抑郁症。据统计,55岁以上人群罹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10%-15%,而老年妇女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达25%,比老年男性高出许多,由此可见,老年妇女抑郁症的防治任务更为艰巨,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焦虑之音平台心理咨询师是如何一步步帮助刘奶奶走出抑郁阴霾的?
01
来访者情况:
七旬老妇焦虑女儿婚姻接连失败 懊恼老伴并未给予关爱
刘奶奶,今年70岁。刘奶奶原本是个乐观幽默的人,左邻右舍常来串门闲谈;自从一个女儿二次离婚后情绪发生变化,经常为女儿感到难过,后来女儿与大自己十多岁的离异男性再婚,刘奶奶又感到丢脸,逐渐变得寡言少语,不修边幅,怕邻居嘲笑,不愿意出门。刘奶奶每晚入睡前都会胡思乱想,加上老伴的鼾声,严重影响了她的睡眠,开始出现幻听、自言自语等症状。由于睡眠不足,身心疲惫,刘奶奶无力从事家务,逐渐开始自暴自弃,后来食欲下降,卧床不起。去医院看病,被诊断为抑郁症。她的老伴并没有认识到抑郁症的严重性,一直为农活忙碌,很少陪伴她,女儿们虽然对她的情况感到焦急,但无法时常陪伴,也不明白刘奶奶到底为什么患上抑郁症,刘奶奶抱怨孩子们不理解自己、老伴也不关心自己。后来刘奶奶觉得医疗费用高昂,且见效不大,因此,多次对治疗出现排斥行为。
家庭情况:家境并不富裕,农村出身,现在依然留在村里,和丈夫务农为生,夫妻二人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一共养育四个女儿,仅有一个女儿还留在家中和他们一起生活。
02
心理调整方案:
改变认识偏见 获得情感支持
刘奶奶的主要问题有:
认知偏见。刘奶奶对“离婚”存在认知偏见,认为离婚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并且认为处对象应该门当户对、年龄相仿。
2、自我否定。刘奶奶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是家庭的拖累,因此自暴自弃。
3、怕浪费钱抵抗治疗。刘奶奶长期缺少睡眠、食欲下降造成身体状况不佳,接受治疗后短期效果不明显,开始抵抗治疗。
4、自理能力减退。刘奶奶的穿着变得随意,开始不修边幅、卧床不起,心态变得很消极。
从四个方面入手:
1、要关注刘奶奶自身以及她的生活环境,恢复她的社交能力,强化刘奶奶的抗压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刘奶奶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使刘奶奶得到情感、物质方面的支持。虽然刘奶奶的家人很关爱刘奶奶,但存在难以理解、不知道如何应对的局面,这就需要通过我们平台的帮助,让她的家人能够理解她的心情,从而提供情感支援,构建良好的家庭支持氛围。
3、除了家人的理解,还需要刘奶奶亲友的加入,让刘奶奶得到情感、物质方面的支持。
4、采用理性情绪治疗法,强调理性、认知的作用,因为刘奶奶对于女儿的离婚存有非理性思维,陷入低落情绪导致抑郁,故要矫正刘奶奶的错误观念。
治疗步骤:
首先,我们要减轻刘奶奶的焦虑情绪,增强抗压能力,然后矫正刘奶奶不良认知,逐渐让刘奶奶自己配合参加治疗过程,认识自身优点和能力,增强自信心,最后鼓励刘奶奶多进行社交活动,逐步恢复良好人际关系。由于老年人不太懂怎么使用电子产品,需要女儿及亲友从旁辅助其在焦虑之音平台进行线上咨询。
第一阶段:开始我们应该与刘奶奶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与刘奶奶家属初步接触,了解基本情况,确定主要问题。在取得刘奶奶及家属的信任后,采取相应的心理咨询方案。运用理解、尊重等介入技巧,减轻刘奶奶的焦虑情绪,同时向刘奶奶讲述其他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后康复的案例,重新帮助刘奶奶认识抑郁症和心理咨询疗法,鼓励她积极接受治疗。
第二阶段:通过交流分析刘奶奶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帮助刘奶奶进行认知重建。我们要让刘奶奶正确看待离婚、爱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纠正其不良认知。同时,要让刘奶奶挖掘自身潜能,发现自身优点,改变自卑情绪。与刘奶奶一起聊聊过去工作和生活中的快乐,以及成功事件,在怀旧中帮助刘奶奶发现自己的优点,重新认识自我。同时要肯定刘奶奶在训练中的配合,使她在交流过程中再次构建自信心。通过让身边人支持刘奶奶来引导她,鼓励她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以此转移注意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第三阶段:使用结构家庭疗法,向刘奶奶的家属传授老年抑郁症相关知识,减少家人的不理解和不在意,要让他们了解到这个时候应比以往更关照刘奶奶,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支持环境。与刘奶奶的女儿们沟通,让她们多回家看看;与刘奶奶的老伴沟通,让老伴给予支持与陪伴,可以一起做一些刘奶奶比较感兴趣的事,同时为了缓解夜晚呼噜声给刘奶奶带来的焦躁,保证她的睡眠,暂时让两人不在同一屋休息。最后与刘奶奶再婚的女儿沟通,让她向刘奶奶证明自己并非委屈求全,这次的婚姻是自己挑选来,是可以幸福的,使刘奶奶慢慢认识真实状况,放下心中的牵挂。
第四阶段:收尾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和巩固。总结刘奶奶的变化,分析刘奶奶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对刘奶奶的进步给予巩固和肯定。帮助刘奶奶把心理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判断事情,减少不要的焦虑,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身价值,提高自信心。
03
总结与反思:
身心健康双管齐下 老年人也需心灵冲剂
当前,父母一辈很难理解这种疾病,认为抑郁症患者是“鬼上身”,更别说家里的老年人。社会上,这样的父母和老年人是普遍存在的,他们不能正确认识抑郁症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有关于抑郁症的知识普及还不够多;二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下,大多数家庭沿袭了固有的传统迷信观念;三是几代人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一旦老年抑郁症不能被我们当事人和家属正确认识,就无法被关注,被治愈。老年抑郁症患者正处于一种不自知也缺乏救援的状态,他们亟待被关注,别让他们在生命旅途即将结束时却看不到希望,家人的关爱是最好的良药,用陪伴减少距离感,让他们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