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班第二天,灵魂拷问的一天。
孩子的一切的成长,都是孩子的功劳。
1.位置认同
当院长提出“你能找到自己的角色认同吗?”我就在脑海中搜索在家中的角色,在所有角色中我对自己儿媳,和妻子的角色是毫无疑问进行认同的?妈妈的角色在以前我也可能会被我给认同了,可一想到女儿每天写作业写到很晚,我就犹豫了,虽然知道问题的根源,可还是忍不住焦虑和担心,在这里我或许没有做到定海神针,在讲双圈理论时让我反思,自己最近是否时刻保持着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问题?对自己产生了质疑???
在沉迷于自己角色的同时,我却忘了自己当下的角色。院长让组长带着大家进行讨论,而我作为组长却忽略了伙伴们。院长在点评时,每一句话就好像在说我一样,每一句话都在敲打着我玻璃样的心。对呀,性格使然,我本就是一个性格比较慢,不善于表达的一个人。可院长又说过:成功需要我是什么角色我就转变成什么角色。好吧,接受当下自己角色不足,下面就是知错能改带动大家一起快乐的参与到课堂中吧。
2.被忽视的小细节
院长在课上讲了一个案例:老师给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家长就活生生的把老师出卖了对孩子说:你老师给我说……。
思绪又被拉到陪孩子写作业的场景中,最近我也说过这话。只顾着满足自己的嘴瘾,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好在今天来到课堂,被院长点醒。就凭这点,这课都值!!
3.相亲相爱
视频“不言放弃”我看了好几遍了,每次关注的点都不一样。我和老公做到相亲相爱了吗?这个问题得好好的问问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