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王學藝
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们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的。
------ 威廉·福克纳
当今社会减肥成了当代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特别是女性为了减肥殚精竭虑,一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哪些样子。
减肥演变为部分人时下生命里最头号的事情,好像上天即将赋予减肥者多么崇高的重任,不减肥这些大担当属于你的也不会给你似的。
“不能吃,我在减肥”。小张说。
小李道:“好饿呀,睡着了就不饿了,我得马上睡觉”。
"如果非得生一种病,我希望是厌食症"。王伟更潇洒。
人生大事,吃喝二字。
为了减肥不吃不喝成了一些人牵肠挂肚的千秋大业光荣使命。看着这部分人对吃饭忧心忡忡的样子可以想象减肥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为了使自己美丽苗条、骨感形削恨不能穷尽其能,使出浑身解数。甚至有的最后弄巧成拙搞出个营养不良。
民以食为天,本来吃是快乐事儿。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特别是在粗放的时代吃是大快朵颐的享受。都说吃饱了才可以不想家,以前人们为了吃饱穿暖,不辞劳苦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特别是在中国以吃饱穿暖为衡量幸福标准的历史长河里,为吃是可以舍生忘死。谁吃的胖了,身上有膘了,就是有福的标志,侧面反映了这个人的生活舒适度,是会让人羡慕不已。
喜剧电影《甲方乙方》里的台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成了吃的经典表白。
现在好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不缺吃的了。可以不节衣了,但玩出各种花样的缩食。故意给自己制造各种不吃的行径去获得痛苦受罪的感官体验。试想把这种自我痛苦管控与该吃吃该喝喝做辩证分析,用饥饿的痛苦置换不确定的美丽与幸福从另一个视角去看是对自己的得不偿失,是不公正的恶毒摧残。
凡事得有失有度,你快乐的吃好喝好品味美食,本身就是身心对食物交互体验的享悦,是一种美妙醉人的享受。人生就那么短短几十年,除去少年与老年,可以真正感知享悦美食的时间其实很短,你一定要用长期身心忍耐的痛苦去换取别人眼里的形体好看是多么悲情的行径,为了减肥你的一生是活给了别人的而非自己,别人的审美左右了你的快乐这是多么混蛋的思维逻辑,生命只有一次,好好洒脱活自己不好么?
其实,这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无礼悲哀与淡漠。
辩证地看自己吃好喝好了,你能胖多少?过去说胖人喝口凉水也会长肉,瘦人躺粮食堆里也肥不起来嘛。胖一点有什么所谓,会有多大可能要了你的小命。就是要了你的命也不至于那么快吧,你无拘无束毫无顾忌吃喝本身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嘛。
每天惦记着如何不吃不喝是对自己最大的虐待。
漫长的忍吃忍喝换得不确定胖瘦结果的自欺欺人,最终你收获的是长久的痛苦。快乐的吃喝会让你长肉,但毕竟获得的是快乐,辩证看这样的得失不如该吃吃、该喝喝划算。纵然吃出些问题但你毕竟在有限的生命里得到的是快乐居多,这也是不用绞尽脑汁牵肠挂肚的结果。退一万步就是偶尔了也是浓缩嘛,浓缩的都是精华。
平平淡淡的吃喝是出不了什么大问题的。
再者,总惦记着忍吃忍喝也是对自我身心巨大的禁锢和虐待。饕餮大宴美食当前喉咙眼里伸只手,不能酣畅淋漓大快朵颐,爽快地去善待生命,前怕狼后怕虎缩手缩脚你肯定不是个麻利的货色,天降大任于你你也弄不出什么子丑寅卯翻天覆地轰轰烈烈。
人活一生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就是精神愉悦嘛,没饭吃时候有点吃的是快乐,吃饱是更好的快乐,吃好更是顶级的快乐。你非要千方百计抑制美食当前,压抑渴望的味觉感官,想想就是癫狂与缺乏人性的自虐。
站在个体位置看自我是社会重要的一份子,站在宏观的角度其实人就是太空的垃圾,自己还真把自己当根葱当盘菜了,说真的宇宙有你五八没你四十。有人说你的胖瘦在他人眼里轻如鸿毛,没一点可能重于泰山。没错,人就是茫茫宇宙一粒尘埃过眼云烟而已。
如果时刻被这无形枷锁左右自己的思想意识,身体再闹出个三长两短,搞个神经衰弱甚至整个哪失常的病出来,这个代价就是捡芝麻丢了西瓜,这就完全是对自己生命的残酷践踏了。
那俄罗斯大妈也没见胖出什么天塌地陷的结果,那逻辑思维的罗胖子虽丑犹荣,胖到顶尖说不定一不小心就出名了呢。你是美丑不了,别被那些什么胖瘦之说羁绊生命,顺其自然有事也当没事过这样的日子才洒脱。
有多少贫困山区的人还在为吃惆怅,把自己的格局放大,有节食这些举动多想想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同胞,去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资助,平衡一下自己富余的物质生活,既拯救了别人又愉悦了自己。再有时间多去看看他们也是对自己体质的锻炼增强,既有效减了肥,又照亮温暖了需求者的生命世界,你不觉得是人生里很美好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把闲滴蛋疼的减肥换个角度,该吃吃该喝喝,出不了什么太大的偏差。给自己一个吃的洒脱,你会迎来一个别致异样的生命之乐。
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搁。泡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