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327:汉纪(五十六)

     

      《<资治通鉴>研读》

      327:汉纪(五十六)


火烧博望坡


刘表派刘备北侵到达叶县,曹操派遣夏侯惇、于禁等人抵御。刘备突然放火烧掉营寨离开,夏侯惇等人随后追击。裨将军、巨鹿人李典说:“贼寇无缘无故撤退,我怀疑其中肯定有埋伏。南面的道路狭窄,草木茂密,不能追击。”

夏侯惇等人不听,派李典留守,随后追击,果然进入刘备的伏击圈,军兵大败。李典率军前往营救,刘备这才退兵。

曹操下书责备孙权没有派质子到许昌,孙权召集官员们开会,张昭、秦松等人犹豫不决。孙权领着周瑜去见吴夫人,以便确定意见。

周瑜说:“当年楚国刚刚受封之时,不满百里之地。其继嗣非常贤能,广为开拓土地,于是占据荆、扬,向南到达南海,相传基业福祚,共计九百多年时间。现在将军继承父兄基业,兼有六郡部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们都不想叛乱,为什么要受到逼迫,想送给曹操人质呢!送去一人为质,就不得不跟随曹操;既然跟随了曹操,他有命令就不得不派人前往。这样一来,便会受制于人。将军最高不过能做到一名诸侯,有仆从十多人,车辆几乘,战马几匹,怎么能与面南称孤道寡相同呢!不如不派遣人质,慢慢观察时局变化。如果曹操能够践行正义统领天下,将军侍奉也不算晚。如果曹操只是谋划暴乱,他自我灭亡还要迎接不暇,哪里能去加害别人呢!”

吴夫人说:“公瑾的提议非常正确。公瑾和伯符同年,只是小一个月,我看你就像是自己的儿子。仲谋你要以兄长的礼节侍奉公瑾。”于是拒绝送去人质。

203年春二月,曹操进攻黎阳,和袁谭、袁尚大战于城下,袁谭和袁尚败走返回邺城。夏四月,曹操追击到达邺城,收割当地的小麦。众将想要乘胜进攻,郭嘉说:“袁绍喜爱这两个儿子,所以才没有册立適子。他们现在互相争斗,都有自己的党羽,如果我们进攻,他们肯定抱团守卫,如果放缓进攻,他们肯定会相互争斗。不如假意向南进攻荆州以等待其变,形势发生改变后,再出兵进攻,可以一举而定。”

曹操说:“好!”五月,曹操返回许昌,留下部将贾信屯驻黎阳。

袁谭对袁尚说:“我部铠甲不精,所以之前被曹操击败。现在曹军败退,他们各怀返回心思,在他们还没有渡河时,我们出兵进攻,可以大败曹军,这样的机会不能丧失。”

袁尚心中生疑不肯答应,既没有增加袁谭的兵力,也没有增加其武器装备,袁谭大怒。郭图和辛评借机对袁谭说:“建议先公把将军过继给你伯父作为继嗣的,就是审配的主意。”袁谭率军进攻袁尚,双方在邺城门外展开大战,结果袁谭兵败,退回南皮县。

别驾、北海人王修率领自己的属吏部卒从青州赶去救援袁谭,袁谭还军后想要再次进攻袁尚。他问王修:“你有什么好计策对付袁尚吗?”王修回答说:“兄弟就像是左右手。这像是在和别人打斗前,先折断其右手,然后还说:‘我肯定能取胜’,这样有可能吗?舍弃了自己的亲兄弟不顾,天下又有谁能亲近呢?将军的属吏中有人进谗言,让你们兄弟不睦,这是为谋取一时的利益,希望将军不要听从。如果斩杀进谗言的几名佞臣,恢复兄弟间的亲近和睦,然后驾驭四方,就能横行于天下了。”

袁谭不听。他叹息说:“现在举州全都反叛,难道是因为我行事不德吗?”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然在海边,这人不会反叛,他肯定前来。”以后十多天,管统果然舍弃妻子来投奔袁谭,结果他的妻子被贼寇所杀,袁谭封管统为乐安太守。

秋八月,曹操进攻刘表,返回西平。袁尚亲自率军进攻袁谭,把其打得大败。袁尚加紧围攻,袁谭逃奔到平原,据城固守。袁尚包围很急,袁谭派遣辛评的弟弟辛毗向曹操求救。

刘表写书信劝阻袁谭说:“君子即使蒙难,也不应投奔敌国,更何况将军忘记了先人仇怨,抛弃兄弟亲情,这真能作为万世警戒,为同盟者所不耻了!即使袁尚高傲有不妥之处,不懂得礼让,作为兄长也应该以仁君之礼降志辱身,以完成父亲的遗业为重。等到大业奠定,再让天下人评判是非曲直,这样一来,不更能显示出作为兄长的高义吗?”

刘表又写信给袁尚说:“金、木、水、火彼此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才能被百姓所用。现在袁谭生性急躁,不能明辨是非曲直。将军度量宽广,比起袁谭来绰绰有余,应当以大包小,以优容劣,先除掉曹操了解先公遗恨,事情完成之后,再商议是非曲直,不也非常好吗?如果执迷不反,就是那些胡人蛮夷部将,也会有讥讽的话语,何况我们同盟内部,又怎么能勠力同心对曹操作战呢?这正是当年的韩卢犬和东郭兔互相追逐,最后被耕田老农不劳而获的原因。”

结果袁谭和袁尚都不听从。

辛毗到西平去见曹操,表达袁谭投降的意思,曹操的部属都认为刘表势强,应当先平定刘表,袁谭和袁尚不值得担忧。

荀攸说:“天下正在有事之时,但刘表坐保江、汉之间,由此知道他没有征伐四方之志。袁氏占据四州之地,带甲几十万,袁绍以宽厚得众人之心;如果他的两个儿子和睦相处,守卫其基业,那么天下之乱就不能平息。他们现在兄弟相争,其势不能两全,如果有天转而专心对外,就难以图谋了。要趁其自乱攻取,天下可定,这个时机不容错过。”

曹操采纳荀攸的建议。以后几天,曹操又想先平定荆州,让袁谭、袁尚自相残杀,辛毗看出曹操的意思,知道事情有变,就告诉了郭嘉。

郭嘉去报告曹操,曹操问辛毗:“袁谭这次投降,你说说是真还是假?我们可以战胜袁尚吗?”辛毗说:“明公先不要问真降和假降,只要分析一下形势就可以。袁氏兄弟不合,并没有考虑到被他人利用,只认为自己能够平定天下。袁谭现在向明公求救,这种情况已经非常明显了。袁尚看到袁谭受困而不能攻取,这表明其力量已经枯竭。他们现在是军兵在外战败,谋臣在内被诛杀,兄弟不合,国家一分为二,连年争战,甲胄生出虮虱,旱灾蝗灾加上连年饥馑,天灾人困。任何人都知道袁氏要土崩瓦解,这是天灭袁氏。现在明公如果领兵攻打邺城,袁尚不回兵援救,则必然失去老巢。如果回兵去救,那么袁谭就会随后追击。凭借明公的威猛,以精锐之师出击疲惫之众,就像秋风扫落叶那么简单。如果不这么去做,而是去攻伐荆州。荆州国和民顺,国中没有背叛,没有机会可以利用。仲虺有话说过:‘取乱侮亡’。现在二袁不务求远谋,而在内部互斗,可以称得上乱;在家的没有饭吃,行路者没有粮食,可以称得上亡。冀州百姓朝不谋夕,挣扎在死亡线上,明公不去抚慰,却要等待以后、如果改年年岁丰熟,二袁自知必亡,又开始修行大德,就失掉了用兵的机会了。现在要趁袁谭求救进行安抚,其利益最大。何况四方的贼寇,最大没有超过河北的了。河北平定,就会六军强盛,天下震惊。”

曹操说:“好!”于是答应出兵救援袁谭。

冬十月,曹操到达黎阳。袁尚听说曹操渡过黄河,于是解围平原返回邺城。袁尚的部将吕旷、高翔归附曹操,袁谭又暗中刻制将军印给吕旷、高翔。曹操知道袁谭诈降,就为儿子曹整娉娶袁谭的女儿安抚,随后率军还回。

孙权率军西伐黄祖,击败黄祖的水军,只有城池没有攻克,后方山越人又起兵叛乱。孙权退兵,经过豫章,派征虏中郎将吕范平定鄱阳、会稽,派荡寇中郎将程普征讨乐安,派建昌都尉太史慈兼领海昏县令,派别部司马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人,都代理闹得最凶县的县令县长,征讨山越,把其全部平定。建安、汉兴、南平百姓又作乱,聚集起部众各有一万多人,孙权派南部都尉、会稽人贺齐进兵征讨,把其全部平定,并挑选出一万多精兵,孙权封贺齐为平东校尉。


袁谭与袁尚相争


黄其军

      作于2025年7月30日(古历乙巳年闰六月初六)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资治通鉴>研读》326

《<资治通鉴>研读》325

《<资治通鉴>研读》324

《<资治通鉴>研读》323

《<资治通鉴>研读》32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