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给每个人的体验都不同,世界这么大,你的生活算什么?
最近在老家生活时间长一些,在对待孩子态度上与老人分歧真大,弄的心里疲惫不堪,又赶上孩子感冒发烧,哭闹便是经常,你根本没有足够的耐心来应对,想想都是崩溃的临界点,好在大家相安无事。
天气晴朗了,孩子感冒好了,心情也跟着好起来,我想自己大概可以审视自己一番,无论如何别再暴露情绪,不要提出反对意见,还有半个月多时间就离开老家,无论如何也要安安静静的度过。
老人也只是心疼孩子而已,骂脏话也只是发泄一些不满而已,多多理解吧,专注于自己的阅读,专注于照看孩子就好,其他情绪问题能忽略就忽略过,不可苦了心。
能够理解老人,也算是一些改变吧!
这接近一个月的生活,碰到老人生病住院,孩子感冒发烧,年味儿也淡了许多,感触最大的当是老人太专制,突然就理解了孩儿爸为何不与自己爹妈多说一些话,换作是我我也不愿意回来,何况这是公婆呢!
一起经历的事情越多,越能更加相互认识理解。
你怎么做都不是老人喜欢满意的,简单的一个感受,孩子睡着了,她就可以抱着睡一会儿,而我们抱着睡一会儿她就会嘟囔一句,睡着了还抱着干什么,不放床上去!你真的没有可以回答的话,就是这样的很多不如意。
太过压抑和受限了,一点儿都不自在舒服。
只是老人的勤奋和能干确实令你佩服,佩服到要生他们气的程度。
幸好现在都好起来了,天儿好,人也更容易宽容一些。
我想对待老人态度上只能是一点一点改变吧,经历一些事儿,想明白一些道理。
虽然脾气是隐忍不发,可心里清晰的很,只要你也足够隐忍,经验自然就来了。相处就是这样不容易。
在你极力控制脾气,不使自己崩溃的时刻,孩子并不理解你支持你的情绪,她总是给你一次又一次的耐心考验,你给她穿拉拉裤,她会哭,你说不能在床上吃东西,她也会呜呜的哭,你抱她尿尿去,她也会哭,弄的你莫名其妙,奶奶听见哭声就问:淇淇,你妈妈扭你了吗?爷爷听见了,不高兴的问:怎么了!大家都很烦躁,而我怎么办呢,除了吼孩子两句,真是难以平静。难以平静。
安静下来的现在,心情还郁闷着。
我这边带着孩子与爷爷奶奶冲突不断,孩儿爸一个人在外上班,很少联系,又不能与他说些什么,好像他忙起来,也乐得自在似的,就这样吧!
安慰安慰自己,要平和,要平和。
看着碗里的饼干,一块饼,孩子睡着的脸,不知道她心里怎样委屈着。
想想这一天,结束了。除了一点体力活,一点儿收获也无。看着前面房子里干活正带劲儿的人们,突然特别羡慕她们,能够有份工作。
每天和孩子一起在这个屋子里,院子里生活,生活规律完全打破,一些习惯她又陌生了,不再认数字,不再看绘本,涂鸦也没耐心了。需要点什么东西也买不到。自己去不了超市,到镇上的路途也远了点,出门也没有地方可去,幸好还有一片麦地入眼,田地里走一走,静静心,权当不错了!
也许,我是可以网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