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所在小区的对面原本有一家粤菜馆子,价格相当亲民,饭菜的口感也算过得去,于是这里一度几乎成为了自家的食堂。但不过是因为离得近,其实口味远算不上正宗,毕竟,岭南的气候环境与北方各地实在颇为不同,莫说蔬菜,就是牲畜家禽,水土的细微差异都造就了菜品出锅后口感上的区别。
此去香港、广东,倒是真真享受了正经的粤菜,一方水土,一方口味。
说起口味,正经的老香港在吃过了龙景轩之后,也深深感叹,滋味无敌。这家米芝林三星餐厅坐落在四季酒店,环境清朗,一顺的男服务员,穿着笔挺的黑白制服,熟练掌握多国语言,上菜添水时的动作都是专门训练过的,10%的服务费倒是事出有因。糕点之类当然精细,炒饭也是粒粒晶莹,不过至今难忘的还是要数那蜜汁叉烧,上桌时,观其油亮的色泽,想着必然肥润,可入口的感觉却与猜测全然不同,哪里有肥的口感,即使看到白肉,其中的油脂也已经化作蜂蜜的溶解剂,这炙烤的功夫真是不俗,多一分便柴,少一分便腻,厨师的收益真真是修炼得炉火纯青。
老香港也爱叉烧,但比我这北方人会品,也更有感怀,我只吃了肉的鲜嫩,蜜的甜润,顶多赞叹一句“太好吃了!”做评,老香港却是吃下之后还要细细品,慢慢回味到舌尖上的滋味也都消融,然后忽然感怀的说,小时候的叉烧都是如此,美妙无比,现在却要花大价钱才能尝到真真正正的蜜汁叉烧,岁数越大,却只能越以回忆来品味自小喜爱的美食了。
若说以前,练就个正宗的手艺,也许只是路边开个小铺,反正糊口养家也是够了,重点不在挣多少钱,而是对这道食品的热爱,成就了有一种洗尽铅华的绝品美味。现在却是行不通了,手艺若是练到这个程度,不到米芝林三星做总厨享受年薪百万,那便仿佛失去了练就这手艺的意义。
于是去到龙景轩也就变成摆品味显身份了,比如,穿着礼服的阔太太们要个靠窗的座位,点几碟小点心,品着茶聊投资。
所以,比起这样高贵的场所,我倒更喜欢香港的另一家老店,大荣华。元朗是港人都自认的美食集中地,大荣华在元朗站足了何止一席之地,可见其餐点品质。但我喜爱大荣华却并不仅仅因为这些。大荣华的叉烧也是名菜,但若和那米芝林三星的比,确实油了些,当然,其实也便宜些,可旅行结束几个月之后的今日,我虽承认之前那道蜜汁叉烧的手艺炉火纯青,但却总惦记着再去大荣华。因为大荣华实在够香港,够有老味道。
大荣华的服务员都是老资历,各个四、五十岁,粤语讲得都不带英文,却会和客人们各种闲聊,点餐时介绍菜品也带着些豪爽气,反正好吃啦,点一个试试,或是闲扯几句生活琐事,那家小铺不在啦,老板和儿女一起搬走了。那叉烧可能是稍微油了些,但我总觉得,若是三、五十年前,街边邻居开的小食铺,卖的叉烧也一定就是这种油了些的。
大荣华的独特,并不仅仅在菜色,更多的是在那种香港老味道,其实,若说香港老味道到底是怎样,其实我也说不清,但我觉得,若去大荣华实实在在吃一天,那便即使语言上描述不出,意识上也已能体会。
就好像,我喜欢去美术馆的大槐树吃烤肉,那哪里是为了吃那一盘只几片儿的烤肉,那只是向去听老板奶奶没事儿就在点菜时批评两句“点多了啊,浪费”,或是忙碌的间歇闲扯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