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明节,我是两年前准备的,等待了快三十年,完成一桩心愿。
两年前的清明节回家扫墓,我约了姐姐妹妹和哥哥吃饭,商议给去世的父亲立碑得到他们的支持。今年清明节就计划完成这件事情。今年新年开工后不久,我和哥哥商量立碑细节,提前订好碑子。父亲离开我们快三十年了,一直是我心里未了的心愿,总感觉父亲就在另一个世界关注着我们。每次回家上坟,找不到墓地,心里挺难过的。
在回家前,我给父亲写了碑文,选了碑子的石材,依照传统习俗立碑是一个很正式的家族祭祖仪式。我网购耐寒的白黄菊花,柏树,五谷杂粮,五帝铜钱,也详细问询了专业立碑人需要的物品,一切准备就绪。提前半个月订好车票,三月底乘坐高铁一路北上,脑海里全是这件事情。
来车站接我的是姐姐和姐夫,当晚同学坚持要给我接风,见到了亲人和同学,感觉故乡依旧是那么的熟悉与亲切,吃到久违的家乡风味。
到了哥哥家,就开始到本家拜访和邀请长辈们,把想到的事情列出来马上去做。我去看了老房子,它像一个雕塑或更像一座祠堂矗立在村子显眼的地方,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雨淋,红色的二层楼房依然顽强的挺立在岁月的风霜中,门窗已经风化,房顶一侧的瓦片有一些脱落。触景生情,不免让我伤心,此时房子已空无一人,被荒废在哪里,房子里全是杂物。这个房子是父亲生前建的,大约有四十年了,曾经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
我去了麦田走走,感受春风里麦苗的酥软和倔强。我去了村子里转转,看望邻居家的长辈,向他们请安问好,那些人如春风一样让我心安。我去了家门前的小河堤边走走,小时候潺潺的小河,变成了坑坑洼洼河床和弯弯扭扭的小湖。我去了村里一个长辈家在河边的收藏馆,里面是收集了近三十多年的各种奇异的石头,让我震憾不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唯有村子中间的舞台,完整保留着,让我回忆起儿时的自己。
热心的邻居,本户本家的长辈,父亲生前的朋友,在立碑的这一天都来帮忙。有些是我疏忽的,没有想到的人,他们都来了。简单的祭拜仪式开始后,就开始立碑。在农村有很多的讲究,大家齐动手,把碑子运到墓地,看方向的,挖土的,添土的,挑水的,种树的,种花的,浇水的,抬底座的,搬香炉的等忙个不停。我和家人擦碑,绑上红缎布,父亲生前喜欢喝茶,喝酒,偶尔也抽烟,全部敬献在碑前。我特意准备了祭品,有鸡肉,猪肉,鱼肉,苹果,桔子,恭敬在摆在碑前。
在我跪拜之后,泪水已在眼眶里打转。父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医生,行医一辈子,辛苦了一生。我们不忘记父亲恩情,传承好父亲留给我们的家风。
原本计划请家族和邻居朋友一起吃个饭,计划了3桌饭,到了饭店实际来了有5桌人之多,还有好几个人是插在中间的。这个清明答谢家宴,我和哥哥给所有人行感恩大礼,我讲了心里话,说出我的肺腑之言。祭祖立碑就是为了发扬先辈们的创业精神,传承家风,团结大家,家族兴旺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托举接力与付出。我的真实答谢赢得长辈们的一致认可。
这个仪式结束后,我马不停蹄的在清明节当天,去外婆家给去世的亲人上坟扫墓。那里埋葬着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在离开家乡外出打拼前,他们是那么的疼爱着我。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生命和无限的爱,不忘初心,感恩先祖的恩泽。
在返程的列车上,我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完成了一桩心愿 ,重新出发。我暗下决心,我愿成为家族兴旺的带头人。一抔黄士,一担水,一缕青烟,一块碑,留有先祖先贤开荒持家建立基业的地方,世代铭记于心。
从此,故乡便是在外游子心中信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