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者”,在柯维博士的书中,看到一个吸引我关注的词。
博士认为向子女和他人赠予“翅膀”意味着赠予他们自由,让他们摆脱上一代传承下来的消极的行为模式,意味着让他们成为他的朋友兼同事。
让我想到原生家庭,知乎上很多关于原生家庭的高频问题,“怎么样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原生家庭真的可以逃离的了吗?”
以往我并不认可原生家庭影响这件事,我认为大多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执念。
父母辈,对于童年和原生家庭,内心也是一片空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时代不一样,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评判他们,这是不公平的。
同样,面对我们的下一代,我们也不能带着自己的年代感和曾经自己的经历,来对待孩子们。
最近这两年,我对自己反省越来越多,以前把孩子的路安排的明明白白,当孩子跟不上我的节奏,我就认为他不够努力,错失机会。
导致母子俩越来越离心,我觉得我的付出不值得,儿子觉得我不可理喻。
现在回味自己年少追求的,不就是被父母无情斩断,没有人考虑我要什么,他们只知道所谓的“对我好”。如今,我也是在对儿子做“为他好”。
阿勒德的“课题分离”就告诉我们,人际关系中,找准自己的课题,不要过分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课题。
从来都不是谁对谁错,最重要的是自己站好队,不要揽下不该属于自己的责任,过分的去要求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别人强加于我,我会不痛快;同样,把我们自己的想法,要求与他人,矛盾也会产生。
所以,我们现在时代的角度,就应该做好“转型者”的身份,不要让自己沉溺于上一代的影响,也不要再影响下一代。
放开思维,解放大脑,赠予孩子们“翅膀”的同时,也是给予自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