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说的三个关键问题:面貌、场景、对话。
面貌=外在长相+内在性格。不要忽略场景,小说的场景应该是细致的、寓情于景的。关于对话,应该试着用最少的字数,写出内里蕴含的深意。
2、开场
小说《百年孤独》的开头之所以好,有两个原因:1、表层上让读者实现时空跳跃,并且把主人公一生的生命轮廓描绘出来。2、内里上充分体现了小说的逻辑原则。
3、小说的逻辑:性格决定命运。
当小说人物的性格确立之后,便会脱离了作家的掌控,拥有了自己的意志。
4、故事:偷矛盾与两难的贼
格林的创作法宝是构建内在的矛盾。而黄春明的创作发法宝则是构建外在的两难处境。
5、叙事者的选择
同一个故事,因为叙事者的不同,往往有着迥异的面貌。一篇小说不只有多个叙事者可以选择,每一个叙事者还有多种叙事观点可以选择。
6、时间
小说时间的基本功:顺叙、倒叙、插叙。l
小说时间的花式跳水:转场。转场将前后两场不同时空背景的戏连接起来。我觉得电影《无问东西》中便大量应用了转场,虽然有些地方稍显生硬。
7、自定规则:自以为是、专制独裁的对抗现实。
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应该大胆定下你自己的规则。但请同时记得,规则定得越早,反驳你的家伙就越少。
我认为中国的玄幻小说就是自定规则的作品。
8、内心景观
优秀小说家笔下的爱情故事,主角永远是人,爱情不过是拿来烘托人性的道具。张爱玲的小说里的比喻与通感,让事物一下子有了生命的温度。
9、障眼法:华丽的想象舞台。
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应该相信并利用读者的想象力,因为想象永远比现实华丽!我认为这也是电视剧难以将小说的精髓完美的展现出来的原因。
10、黑暗之心
如果一个人认定没有什么事比活着更重要,那么他不适合从事小说创作,因为他完全没有黑暗之心。
我认为演员刘诗诗一直为人所诟病为面瘫脸,是因为她是在一种岁月静好的环境中长大,没有黑暗之心,无法体会到小说人物极致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