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食,祈祷,恋爱》这部电影是很久以前了,久远到具体的情节都有些模糊,只是感性上隐约还能产生一种温暖和治愈的联想。最近碰上疫情被迫在家,少了很多迫于外力需要完成的事情,闲散起来精力和时间无处安放,便常常囿于一些感性的羁绊,常常思绪万千,有时甚至夜不能寐。这时恰巧在App上看到推荐,便捡起这本《美食,祈祷,恋爱》读了起来。
文字的表达比电影多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也避免了导演的艺术解读对原文本的过滤,因而得以跟着小莉一起走一遭心路历程,仿佛经历了一次情绪按摩——作者讲的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道理,甚至有些听起来是人人皆知的俗理,但沉浸到小莉的视角走一遭,共情她的所历所思,却能对这些道理产生延伸和内化,因而这些大道理再听起来也就没那么空洞了。
全书讲的是一位美国作家(小莉)经历三十出头的意义危机后,暂别自己在纽约的一切踏上前往意大利,印度和印尼的旅途,思考和寻找身心的平衡,最终与自己和解,找回自我收获爱情。
“彻底探索自己处在每个国家当中的自我面貌。。。我要在意大利探索享乐的艺术,在印度探索虔诚的艺术,在印尼探索平衡二者的艺术。”
三个国家、三段旅程具体的经历,也一一主要对应了书名的三个关键词——美食,祈祷,恋爱。这三者其实贯穿全书,只是每个时期的重点有所不同。今天想顺着原书的思路分享一些自己的拙见和颇有感触的原句。
意大利 - 美食:享受真实而无害的快乐
小莉在经历了婚姻等一系列意义危机崩溃后,离婚辞职,由着对意大利语的兴趣“逃离”到了罗马,在这里学习语言结交朋友,了解当地的生活哲学,渐渐摆脱抑郁。
意大利的快乐哲学不仅仅源于披萨和意面,更多的是在地中海的阳光下享受真实而无害的快乐。
真实,是摆脱自我的桎梏,提升在平凡生活中的快乐鉴赏力。小莉写到罗马在欧洲大都会的竞争中保持冷眼旁观,自信从容,却因此显的稳固而完美。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不快乐,就是缺了罗马的这份淡定,总是急着用身份和外在标准把自己框起来。诸如,”成年人还玩这个游戏太幼稚了“,”吃这些路边摊好low“,“其他人都没这么做诶,虽然我好想试试”。为什么要端着高大上的人设拒绝真正让你快乐的事情呢?当然,免去了桎梏的限制,我们还应该提升自己的快乐鉴赏力,我将其理解为“为平凡的事情感到开心的能力”。 记得小时候快乐就很简单。躺在小区的椅子上,看着天上云卷云舒,格外畅快;在院子里喊不到一起出来玩的朋友,便一个人在路旁观察蚂蚁搬家,找寻形状各异的石头,一下午也并不漫长。现在作为成年人,过着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快乐的阀值却也变高了,生活里都是没头脑和不高兴。什么时候可以像个孩子,为一片绿叶的萌芽或者一声鸟鸣而欣喜呢。
而无害,则是去尽情拥抱平静的享受,不沉溺于空虚的娱乐。如果刷剧,看综艺,逛街带给你的只是“kill the time” 排解空虚,那不如静下来,在成吨的空虚里学着和寂寞相处,而不是把它搪塞过去,拿歌舞升平去粉饰太平。直面了真实之后,再去探索内心发掘真正的快乐源泉。如果最后发现刷剧,看综艺,逛街能带来由衷的快乐,那又未尝不可呢?
印度 - 祈祷:活在当下,活出自我
第二站小莉前往印度的道场进行瑜伽修行,在静默中直面对上一段婚姻的遗憾,对情人的执念,和对生活中的意外的控制欲,慢慢找到当下的活法。
这段历程里的很多想法都能令人为之产生共鸣,毕竟生而为人,要面对太多可以产生烦恼的事情了。原生家庭、爱的人;曾经的经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感性的人容易陷入这些令人迷惑的流沙中,并为此源源不断产生质疑、愤怒、沮丧、不适。而生命也在此时毫不仁慈地流逝了。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也许并不是把所有的喜怒哀乐藏在心底不露声色,而是从思维方式上改变对外在事件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不急于产生反应,不拘于某个执念,放过自己。这的确是知易行难的事情,但是每天或是遇事就对自己做如此的心理暗示,想必一段时间后也可以渐渐养成这份佛系,从而能够更专注于当下的事实而非感受,专注于自我而非外在。
印尼 - 恋爱:收获自己想要的幸福
小莉的最后一站来到印尼,拜访曾经相识的药师的同时也遇到形形色色的各国友人,最终和费利佩收获爱情。
其实这里的爱情可以延伸成幸福的生活吧,而所谓的幸福,我觉得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很难定义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但可以从文中一窥小莉的几个基本看法。
幸福是放弃对世俗标准的无谓对标,从而从外在预期的活法转变为自己真实的活法。小莉在书的最后记录了她见证的一次“六个月大的小娃准备首次碰触地面的赐福仪式”。在巴厘岛文化中,新生儿被视为上天派来的神,因而六个月内不应被地面的污浊玷污。但六个月后,孩子将通过盛大的仪式被允许脚触碰地面,成为人类的幼子。从神到人,看似是入世,其实又何曾不是放下了神的那一套高贵圣洁,终于将双脚踏实地立于天地了呢?而我们一介俗人,追求幸福,放下的可能则是俗世的无谓标准。不要总想着朋辈的成就,长辈的期待。跳出无谓的对比标杆,走下虚妄的功利浮云,才能踏实地走上自己的路。
幸福是放下对他人和自我的幻想。作者提到不要“爱上一个男人的最高潜能,而非他本人”。爱上最高潜能,大概通俗来讲就是过度地”情人眼里出西施“,带着爱的滤镜过度美化对方,然后带着过多的期待,爱上自己想象中的爱情。诸如,”他会扬名立万“,”他总有一天会对我无微不至“。爱上的都是幻想和虚妄,而不是当下他真正打动你的地方。当然,我理解这并不是反对恋爱中看上”潜力股“,而是带着真诚的心,在看清他此刻的真实后,也能爱上他不完美的样子,然后携手进步。对自己也是如此,不要太沉陷在对自己做的不好的苛求中,生活才会更快趋于平衡。毕竟,没有人能真正一直平衡好一切。而有时打破平衡,才能推动新常态的开始。
她不再是神了。她似乎并不在乎。她毫不害怕,她似乎对自己做过的任何决定都感到完全满意。
旅行:碰撞出本我
最后想谈谈旅行,亦或是生活中的自我发现。作者在文中曾经发问“去更多地方旅行真能让我领受更多神启吗?“,我也常有类似的疑惑。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通过出去走走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涨涨见识?是逃离工作的压抑去享受一段慢节奏的生活,放松身心?是和三五好友一起游山玩水,创造回忆?是攒一波美照成为朋友圈分享/炫耀的资本,自我满足?无论是出于哪种目的,我自觉旅行应该如作者自答的那样,”彻底探索自己处在每个国家当中的自我面貌”,通过这些经历碰撞出本我,带来更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有目的的自我提升。个人而言,我就通过去瑞士的经历让自己更加注重环保,通过去美国的经历让自己更加外向和敢于尝试,通过去印度的经历让自己意识到所拥有的平凡的幸福。而想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一定需要解囊漂洋过海或是攀登名山大川,不一定要出国,而只需大胆走出舒适圈,把自己放到有特色的新环境,观察自己和外界的化学反应就好。比如内向者去外向者的圈子,或者保守者去开明者的圈子。保持生活里的多样性,在碰撞里不断发现自我,变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