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学校宿舍里,静静的回顾这几天,级部里教学管理的工作,有许多值得记录和思考的问题,然而因为一直忙于碎屑的杂务,没来得认真疏理和深究,诸如疫情期间上网课手机对学生在校生活的影响,诸如听课时教学语言的运用,诸如管理的精细化问题等等,不止一次有总结的想法,却终未动笔,已经好几天了 。孔子说,言而不文,行之未远。对于这种状态,有一种深深的罪恶感。
不是手忙就是脚忙,不是嘴忙就是心忙,没有了章法,像一个陀螺 ,被生活的鞭子抽打着旋转,没有了自我,更谈不上诗意的生活了。
细究原因,还是因为懒散的心态做祟,得过且过,意志消磨,目标不够清晣,步伐不够坚定。
今年的五月三号,曾写下这样的话:
一点半的时刻,忽然醒来,怎么也睡不着,连打了几个喷嚏,惊扰了妻子,被赶到书房。
静静地躺着,拿出一根烟,想想还是算了,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鼻塞了,似乎是感冒,我在想,我怎么会感冒了呢?从昨天开始,气温突然升高了,换上了短袖。而早晚温差较大,我不能随天气增减衣物,导致受凉!
这说明,我比较懒惰吧,懒得换衣服。
又或许不是受凉的原因,而纯粹是抵抗力变差了。真是无奈,人已43了,孔子说40不惑,而我却有疑惑,是不是有点对不起孔子。
疑惑来源许多方面,许多事仍然看不明白!不能明白就算了,何妨清风明月伴心眠,到老南湾河边垂钓翁,温一卷书,泡一壶茶,听一个小曲,无欲无求,虚度光阴吧。
反正也虚度了40多年!
重温这段话,现在真是讨厌懒惰的自己。耻于老想着休息的想法。
又想起了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
活着就不会有休息,不死不休!孔子对子贡说,死了才算休息,你看那空旷的原野上,高高隆起的地方,好像是墓穴,又像是土丘,又像是底朝上的饭锅,是休息的地方,住在那里的人才能休息。
把所有的懒惰与平庸归还给过去,并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观照当下,人生才有意义,灵魂人能得脱。就像今晚给学生开班会读过的文章里说得的那样:当飞鸟从身边急急匆匆地掠过,斜阳将背影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我们随光阴摇摆着,抵达着,慢慢走向梦中那遥远的蓝天白云。
生活没有轻松二字,所有人都在负重前行!苦涩是每个人职业生涯的标配,谁都无法置身事外。忙碌是奋头者的标尺,前进者以勤为法,没有人能舍此破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彩练当空舞,那必须在承历风雨后。梅花傲枝头,那必须得饮霜秉雪。没有寒凝大地,何来重发春华。
所以,何惧忙碌,在忙中才能积蓄力量,积累经验,直面惨淡人生,正视重重困难,笑对凄风苦雨,淡定成败得失,总有一天,我们会锥处囊中,其未立现;总有机会我们会打破枷锁,破茧而出。请记住:大雨可以延迟我们到达的时间,但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
站在生活的高地,别陷进生活的泥潭。 在看尽沧桑历尽艰辛后,仍然不改初心,保持出发的姿式者,是生活的强者。一叶飘零,荒芜不了春天。纵使无边落木萧萧下,还会有丰润的果实。
看透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才是英雄本色。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饱经摧残的苦难岁月仍然微笑从容的杨降,是我们的榜样。但灵魂的摆渡人,只能是我们自己。渡不过去,就是生命的无底洞;过去了,就是一片光明。
吾道不孤,孔子在生命觉醒的最初就表达了生命觉醒的终极,他在前方。普通如我辈, 从生命觉醒到生命自觉的距离,是否很远?有多远?让我们走一走吧,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