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的骗术,骗子在设计时是迎合了人们身上各种人性的弱点。
有一种骗局是很不容易被拆穿的,那就是简化。其目前的是让你觉得“你可以”做。
比如,你对某个行业感兴趣,然后你去找这个领域的专家。几次接触下来后,你发现这个事情可以做,原因是很简单。
你之所以会得出这个结论,是这位专家告诉你。他说:“这个事,并不难,像我每天只需要工作两三个小时,其它时间我都在干别的事”,又或是他说:“很多人不知道做这个事,是没有掌握门道,一旦他们掌握了,他们做起来也不难。”
这是对事情的简化,简化之所以奏效,是因为他掌握了你想要速成的心态。
其实,专家有些话没有说,他可能花了十来年的时间,到现在才每天工作两三小时;他说的门道确实有,但是你想要掌握这个门道,至少需要练习好几年。
他没有说出来的过往,才是我们追问的细节。
还有一种骗局,除了简化外的骗局不容易识破,复杂化的骗局对普通人也很难识破。
就是一件得容易的事情,到了他的嘴里成了一件很复杂的事,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比如,一个段子里说到,一个人到陌生的城市,打了一辆出租车,问他火车站怎么走。因为当时没有手机,无法查询到火车站的具体位置。出租车司机说,上车就行,保证把你送到。然后车子左绕右绕,穿过一个菜市场,再穿过一条小巷子,终于到了。交钱下车后,这个人一看才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只因站牌不明显,火车站离自己本来就不远。
这里的复杂化是让你觉得自己还需要“更努力”做。
除了刻意简单,复杂化的骗局外,还有一种扩大化。
把一个从没有画过画的人,培养成插画师,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让一个没有写过文章的人出门,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承诺让一个常年保持超高体重的人,练出马甲线,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但是,即便这些事情都困难,很多机构还是会鼓吹和大力宣传。
在广告中,用“七天见效”,“21天学成”这样的字眼扩大效果,用“1对1”,“包教包会”这样的词来扩大服务,用不限年龄,不限专业这样的词来扩大适应人群。
当然,这种欺骗,很多时候被人说成是营销。对于这种情况,稍微有点经验的人了解一下,就知道其中的门道。任何类型的学习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便有的分阶段,每个阶段间的跨度也是时间堆砌起来的。
这种扩大化是为让人觉得自己还有机会。
“很简单”,“很复杂”“你需要”,他们可能不一定是在骗你,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你能做的是,听取意见,保持独立思考,才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