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感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就是指的公平。管理学一个基础的观念,就是公平。只有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组织才有建立好文化和好制度的可能性,大家才会真心相信领导者,成员才能从根子上稳定。
公平体现在方方面面:收益、资源、晋升等。
假设我和你捡到100块钱,我有权分配这100块钱。我60你40,我90你10,只要你同意,我们就能分到钱;如果你不接受,我们谁也得不到。
我分99,你分1块,按照理性的看法,只要你能分到钱,即使1块,聊胜于无, 你也会欣然接受的。
但事实是不管在任何地方,这样的分配方案都没人接受,它不符合人类的公平感。
纹状体: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产生“预期心理收益”时,大脑中有一个叫“纹状体”的区域被激活。比如他认为应该得到30,最后却只得到1块,他就会愤怒,甚至不惜付出比1块钱多几倍的成本报复。纹状体被激活的程度越高,报复的行动就越激烈。
对分配公平至关重要的5个原则:
1、公平原则。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和得到的回报应当一致。
2、平等原则。平等对待所有人。
3、需要原则。员工越需要的东西,对他们的分配公平感越有影响。
4、权力原则。地位高、权威和控制力较大的人应获得较多的资源。
5、责任原则。承担较大责任的人应拿到较高的薪酬。
进取心和幸福感
你所在的组织能激发你的进取心吗?
管理工作的目标,应基于员工的“进取心”,而不是直接瞄准“幸福感”。“进取心”是源头,“幸福感”是结果。“幸福感”靠不住。
幸福感是一种比较:和过去的自己比,和别人比。跟过去的自己比,一旦自己的幸福感达到一个峰值,后面的幸福感低于这个峰值,感受会黯然失色。自己变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事别人一定不能比自己好,这样才会有幸福感。
你一个月挣5000块,你同事挣4000块,你有幸福感。你挣10000元,你同事挣12000,即使你收入增加,但你知道周围人收入比你高的时候,他的幸福感立马消失,剩下的只有不满。
“进取心”是一种自我驱动的工作行为,员工可以积极主动工作,克服困难。进取心能增加员工在企业工作流程中的参与程度,即使遇到任何变化,遇到问题,员工会努力去寻求改变,而不是被动报告和消极等待。
如何建立员工的“进取心”:
1、培养员工的“自我启动”意识。创造一个有激励的制度环境,让员工能参与到各种业务活动中来,包括在他业务之外的工作。
2、培养员工的先动性。让员工不认为自己在多事,鼓励他们有预见性。
3、保护有进取心的员工。有进取心的员工对组织的长期发展,非常有必要。
未来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一线员工创造性地发挥作用。作为管理者,要让有愿望又有能力的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化。
营造公平感,建立进取心,这些都需要管理者有格局、有智慧。是大山就有高度和坡度,是江河就有宽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