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的,第一次当家长,大家都不会,跟孩子一起成长吧。”
我在微信里这样回复孩子的妈妈。
周四是个没有晚自习的夜晚,本该是美好的,但寒意袭人,难得清闲的时光也变得难熬了。
彻骨的寒冷让本想正襟危坐的我不由得将身体蜷缩在一起,缩头缩脑地、打着冷噤地跟家长联系,沟通孩子近期的表现。
蕊蕊(化名)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大大的眼睛,分明的轮廓,高挺的鼻梁,像精雕细刻过一样的面部线条,最让人羡慕的是那又长又浓向上卷的睫毛,真是个美人坯子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请接受一个女老师对一个女学生的赞美。
蕊蕊初来咋到时,表现不如人意,甚至可以说状况百出,甚是让人头疼。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孩子有着两面性格表现:
上课时她对喜欢的课堂表现地很积极,能够完全进入课堂角色,进入学习状态;课间与同学玩耍时,也是开心到上蹦下跳,笑得合不拢嘴,各种可爱各种天真。
可是一旦要写作业,她就会表现地很畏惧、很拒绝、很无助。几乎每一个科目的作业未完成名单里都有蕊蕊的名字,几乎每一次办公室里的辅导时间里都有蕊蕊的身影。
她喜欢画画,无处不画——作业本、课本、练习册、桌面、橡皮擦的表面等等,只要能画的位置全部都被画得“乌烟瘴气”。本来绘画是要表现美好事物的,但蕊蕊的画却表现地杂乱、大面积地涂鸦。
更让我感到困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她与同学的相处是敞开心扉的,但是与任何老师相处都显得很抗拒,很封闭,很恐惧。
比如,本来上课很投入到课堂情节的她,一旦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情绪就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一秒前还亢奋,对课堂热情无比的她,一旦听到老师叫自己的名字,立刻像收到打击一样整个人蒙圈,眼神里透露出迟疑。
站起来以后,更是显得穷迫不堪,不知道怎么摆放自己的手脚,不知道怎么抬起头来看老师,就在座位上低着头。与先前在课堂上热情高涨的她简直判若两人。
又比如,她与同学玩得正酣,老师要是也参与她们的活动,她也会马上显示出急促。我感觉老师在她眼里是挺可怕的,堪比一只兔子突然发现大灰狼站在了眼前。
蕊蕊的各种表现,让我意识到了她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受到了让她恐惧的事情,并且这种恐惧来自成人。
因为她与同龄人的相处是毫无异样的,可是一旦与成人相处就显得异样。她的心窗只像同龄人敞开,或是像孩子敞开,对成年几乎是完全关闭的。
三个月来,我与蕊蕊的妈妈保持着较多的联系,经常沟通孩子的在校表现。
我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可能来自以往的成长经历,便把对孩子各种表现的担忧如实地告之了妈妈,并明确表示:孩子与同龄人相处是正常的,与大人相处却很让人费解。
孩子妈妈对我也是坦诚布公的,妈妈一早就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方法的一些欠妥之处。
三个月来,我们一直保持着统一战线——对蕊蕊多鼓励、少责骂,慢慢走进她的心灵。
今天,我告诉蕊蕊妈妈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
学习上积极了许多,虽然作业还是不能按时完成,但不是因为不愿意动笔,而是因为速度太慢了,但较之以前不写作业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生活中,虽然对老师还是持有戒心,但能慢慢地交流一些事情了。我站在她面前的时候,仍然能感觉到她想往后退,但也看地出来她在努力靠近我,说话的时候眼神里不再是深深的恐惧和茫然,而是有了微笑的星火,虽然我们之间的对话很短,但总算是迈出了“无话可说”的鸿沟了。
我再次向蕊蕊妈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对成年人的恐惧是不容忽视的,一点要多鼓励她,多沟通。建议周末在家的时候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谈谈书里有趣的故事,看到开心的故事就一起笑,看到不开心的故事就一起伤心。
蕊蕊从前是不阅读的,现在也开始拿起书籍阅读了,虽然极少但是妈妈也发现了她这个改变。
看着妈妈的微信里发来:也可是阅读了。我便很开心,因为我知道阅读的力量是能够化解一切坚冰的,便鼓励妈妈与孩子一起共读。
蕊蕊妈妈的话匣子便也慢慢地打开了:
“她从小上的是市里最好的幼儿园,那时特别的开朗活泼,总是见她开怀大笑。后来搬回老家,在就近的小学就读,班上的孩子多了老师也不能像幼儿园一样每个学生都细心照看,家里添了宝宝我们对她的关心也不似从前了。”
“以前在家里,天天就为了她的作业不知道发了多少脾气,甚至很动手打她。现在想来,我是个不合格的妈妈,对孩子充满了愧疚。其实在那些我以为是给她复习功课的时间里,她根本没有听进去,反而是充满了恐惧。”
“她恐惧着,盼望着妈妈在身边讲题的时间快点过去。”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见她开心地笑过了。”
“自从换了学校,我们每周见面的时间少了,周末相处的时间关系也不那么紧张。我再也没有责骂她,都是鼓励她,好好跟她说话。”
“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
我回复着蕊蕊妈妈,我始终觉得大家都是第一次当家长,做不好没关系的,只要能够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合格的家长。
蕊蕊妈妈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言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就已经是个不断成长的家长,就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了。
为人父母,在孩子降临的那一刻就自然上岗了。与孩子一起成长,应该是新时代父母的标志。
也正是因为蕊蕊妈妈不断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才能从家庭教育紧张的泥淖中解脱出来,找出孩子目前存在困难的真正原因。
我希望像蕊蕊妈妈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孩子和教育都需要能够反思自我、总结自我的家长。
同样的,老师也要不断地反思自我、总结自我。
作为孩子教育和成长的合伙人,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应该回过身去,看看正在以成人身份教育孩子的自己是不是真正做到了有爱、有心、有方法!
夜已深沉,寒意更浓,码字写文在冬天是十分艰巨的,并冻得僵直的手指只能靠哈气获得短暂的温暖。
每一天发生的故事都不容错过,用文字记录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便是自我反思与总结的最好方式。
亲爱的朋友们,晚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