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07年高考,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闺蜜“春天”。那三天早上,我和“春天”相伴着一起奔赴考场,再一起回来。我们在考场门口的老奶奶处买了白兰花,别在胸口衣服上,在我奋笔疾书的时候一直散发着好闻的“春天”的味道。
那年的高考题目是:必须跨过这道坎。我已经完全不记得我写的作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了,只记得一定用了那个我写任何作文几乎都会(硬)套上去的例子:苏格拉底在狱中的“认识你自己”,结果还不错。对我来说,在12年前参加高考是幸运的,因为如果让我来写今年全国卷的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话,大概能做的只有多(劳)动笔、凑字数了。
看了一圈高考题目,感觉我能提笔写写的也就上海卷的“中国味”主题了,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让我有例子可“套”。
2019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中国味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提到葡萄酒,一般大家都会联想到“波尔多”、“勃艮第”,“奔富”(“奔富”在国内是真的牛,一个品牌快代表一个国家了),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格鲁吉亚等东欧国家的国民认知度也越来越高了。但有多少人会立马想到中国?
难道是因为葡萄酒是个舶来品?但同样是舶来品的钢琴演奏,我们也有了结婚上热搜的朗朗。所以,舶来品也是可以很“中国味”的。
也有人会说,“不啊,我会想到中国的长城和张裕!”
这我觉得是的,在很多人眼里,葡萄酒快跟超市货架上的“长城”,“张裕”,和“有城堡标签”划等号了。但如果让它们去“代表”中国,我是下不了这个狠心的,毕竟作为“干杯酒”出现的频率太高了。这些国民品牌的确在国内推广普及了葡萄酒、在国外战略布局了酒庄,贡献巨大,但目前酒庄的平均品质还是稍微差了一点。
因此,我非常肤浅地想通过价格这个单一维度,引入下面几个例子。也许这些高品质的中国葡萄酒,能慢慢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01
傲云 ¥1700
傲云是全球瞩目的“中国第一膜拜酒庄”。它的产区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分布在海拔2200-2600米不等的四个不同村落中,主要种植的是波尔多品种:赤霞珠、品丽珠和梅洛。
很幸运地喝过傲云2014和2015两个年份的酒,拥有非常浓缩且看得见的陈年潜力,做得是真的好!为什么说幸运呢?因为傲云的酒真的很难买到,鉴于海拔和地形的原因,酒庄适合种植的土地面积不大,产量十分有限,每年给到中国的配额也就在5000瓶的样子。(在这里呼叫anson gor,香港貌似比较容易买到)
但傲云其实是LVMH集团下的酒。我个人觉得这样挺好的,让有能力有经验的团队去打造一个来自中国产区的葡萄酒,成功之后将会使所有中国葡萄酒都受益呀。
02
戎子 ¥150~¥3200
戎子酒庄坐落在陕西乡宁,庄主是个“煤老板”。他的原话是:“就是要创建一个民族品牌,打造一座中国式的酒庄,我就是我,唯一的坐标就是不可复制”。
这个我也觉得挺好的,哈哈哈。种葡萄酿葡萄这件事情,其实挣不了几个钱,波尔多的几个有名的酒庄不是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就是被有钱的保险公司所有。有钱了,你才有底气沉淀下来,去做好的东西。
“煤老板”可以在2010年请来Petrus(波尔多最贵的酒)酿酒师来做自己酒庄的首席,做了酒庄的旗舰款“黄标”,可见决心。
只是刚刚翻看了一下酒庄的官网,有点为他捏把汗。做low真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老板要记得理想哟。
03
贺兰晴雪加贝兰 ¥400~¥2300
贺兰晴雪加贝兰的基础款并没有特别贵,但品质真的很好很稳定,已经获得了国际上很多奖项。它的特别珍藏(Grand Reserva)会在¥2300的样子,但属于有钱也买不到类型。产量有限,大多被庄主自己喝掉和拿来送人了。
坐落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加贝兰以赤霞珠为主,混以梅洛和蛇龙珠。在去年Decanter的活动上,喝过2015年份的,感觉是非常有活力的一款酒,黑色水果和生青味都有,喝新鲜和陈放两相宜。
04
银色高地 ¥400~¥1300
银色高地位于宁夏自治区海拔1200米的贺兰山东麓。有没有发现?贺兰山是个适合种葡萄的好地方!
它的酿酒师是个中国人叫做高源(Emma Gao),从法国学成归来后就在家人帮助下一起运营酒庄。她对银色高地的定位就在高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酒庄的几款酒以赤霞珠、品丽珠、龙蛇珠、梅洛混酿为主。也有一款赤霞珠单一品种的酒,是旗舰款“爱玛私家珍藏”(Emma’s Reserve)。相信酿酒师都把自己名字标上去的酒,一定是不会差的了。
我还没有喝过他们家的酒,但看各方评论都很不错。尤其是了解运营家族的背景后,令人挺放心的,他们有在做长远的考虑。
先就写到这四款中国葡萄酒吧,因为800字的字数早就超了。
我自己写完的感受是觉得挺乐观的,在各方资本和人力的支持下,这道“认为中国葡萄酒不好”的坎是迟早能够跨过去的。
最后,好想中国葡萄酒上热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