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道德经》第58章。最后一句话是: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方正而不孤立,锐利而不伤人,率直而不放肆,光明而不耀眼。
读到这里不禁令人想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件物品————玉石,它不完全具备了以上圣人的品质吗?
琳琅满目的饰品中,玉的饰品格外令人喜欢。“玉,石之美者,”经过千年的积累沉淀磨砺与精雕细琢,玉,带着它独特的气质风韵来到人间。
《管子·水地》记载:
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玉所以贵重,是因为它表现出九种品德)
夫玉温润以泽,仁也。(玉石表面 温暖滑润又有光泽,这代表了仁爱的品质)
邻以理者,知也。(清澈而有纹理, 代表着知识博学的品质)
坚而不蹙,义也。(坚硬不屈, 坚硬而不褶皱 是为义的品质)
廉而不刿,行也。(棱角分明而不伤人, 这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质)
鲜而不垢,洁也。(玉石的表面 色彩鲜艳而不显得肮脏, 鲜明而不污垢, 这是纯洁的
折而不挠,勇也。(玉石无论怎么弯曲都无法变形, 可折而不可屈,这是勇敢的品质)
瑕适皆见,精也。(玉的瑕疵与优良质地都表现在外面,缺点和优点都表现出来, 这是明辩精炼的品质)
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华美的光泽相互渗透而不互相侵犯,玉石不同部位光华显现各有颜色都能放出光洁又不会互相影响 这就是包容的品质)
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敲击起来,其声音清扬远闻,纯而不乱,听起来清脆干净又可以传播很远一直保持纯粹的音色,是它的“辞)
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所以君主把玉看得很贵重,把玉收藏起来作为宝贝,把玉剖开,制作成信物、吉祥物,以充分体现玉的九种品德)。
《诗经》云:有一良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正是指《道德经》所述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君子如玉正是指得道的君子,德高望重的君子的品格具有“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等九徳。做人就做如玉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