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不自觉地怀想起过去高中的时光,一场一年一度的精神盛宴,好像它已然成为了一个节日,只是因为高考对我而言并不是苦痛的印记,它更多的是我之为我的证明。至少那时候的精神是自由的,未来是遥远的,青春是豪奢的;因为当时的目标被缩窄,规则被定格,我们的选择并不多,总之能做的事并不度,该考虑的事也不多,但我们能忙上三年来完成一个宏愿,我们都太乐此不疲了!
那是一段如诗如歌的岁月,那是我们为了多读几页书而在大寒冬的凌晨五点起床的疯狂曼妙岁月。我们写诗、歌唱,我们赛跑、愤然。睡更少时间,吃更少食物,看更多书;让身体不再颤动,让心智不再凌乱,活得像一只饥饿的狩猎狮子一样,只为了每天晚上读书后的充实感与自己连有没有可能实现都不知道的梦想,我们都愿意为之苦其心志并劳其筋骨。
我们都爱那三年!爱它就想挽留它,想把时间凝固在那种氛围里。所以,虽然我们一个个毕业的毕业,工作的工作,但三不五时就约出来,聚首畅聊,只是聊的话题不再是当年的小资语调或稚嫩笑语,而大体是“谁谁谁家买了新车”、“谁谁谁上个月做了多少业绩”式的对话。这种所谓的聚会多了,自然而然我们之间有了虚荣与攀比,虚荣与攀比造就阶级与自卑。这似乎是一个严重的中国式病态,基本的尊严被收入与家庭环境的差距玩弄的体无完肤。所以有些人怀着满满的自我优越感,居高临下,自命不凡;而有些人则揣着可怜的自尊,不敢直面自己内心最深处。
当然,彼此的联系还在,但旧日那种单纯的情结莫名其妙地被赋予了一个新社会的新定义。它在变质、腐烂。我们想留住一个人来证明过去那段青葱的岁月流景的存在,甚至想证明世界依旧存在一些过去的痕迹,但是最终我们都错了。过去的记忆与岁月只能存在于音乐、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中。时代会变,人会变;回忆不变,艺术也不会变。你所爱的终不再爱,爱你的却永远爱着你。
这段曼妙的岁月被你用艺术封存,放在一角,非诚勿扰。但是多少人读了大学,甚至工作之后以为自己可以延续高中时日夜埋首苦读,拼命打造自己愿景的疯狂精神,最终却输给了潮流、输给了世界、输给了自己。时间可以消磨人的意志,抚平人的斗志,淡化人的梦想,让你渐渐忘却初衷,败于颓丧,死于安乐。我们最后会变得懒惰、逐流、将就。社会没有给我们太多指示,我们也不曾拷问我们自己。过了十年、二十年,我们渐渐迷失自己,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看不到要付出代价才能看到的。但是那份岁月与精神一直在背面被艺术尘封起来,它是一份珍宝,哪怕忘却大半部分,只能忆起十分之一,它都是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
因为它是一段你曾为了自己奋战的历史,而如今它是一把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