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下午4点到5点都是单位的自由讨论环节,在这个环节里面,我们有时候会谈工作,有时会谈生活,有时候也会谈育儿。今天的自由讨论环节,我们前半场是讨论了我们学习的思维工具应用案例。
到后半场就讨论了孩子的学习问题,小升初问题,以及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作为一个家长,如何去看待自己的孩子?同事L是一个五年级的男孩,他们从四年级开始发力,三年级的时候孩子的学习还是班里的中等,通过1年的努力,然后现在孩子到了班级的数一数二,同时这次小升初也拿到了四五个学校的offer。年级比他低一点的同事都纷纷向他取经。
还有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就是在讨论学区房。目前公司有五六个同事都在看学区房,在对比浦东哪些学校比较好?哪里的房子购买起来会有升值的空间,哪个地方的升值空间比较大?学校和学校之间中考的业绩是怎么样的?不同的学校他们的差距在哪里?大家都习惯拿数据来说话。这一点是很理性的。
另外谈到了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有些孩子是能够逼出来的,有些孩子是无计可施,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父母是逼迫不了的。同事J说她女儿如果不想做的事情,是没有办法逼迫她的,他们试过很多的方法,说教、激励,孩子就是不肯做,甚至有一次还站在9楼的窗台上非常绝望的看着父母哭,从那以后父母给了她很多的宽容。她孩子不想做的事情,不再勉强她。后来他也谈到了孩子的两大优点,第一个就是每天都会抽时间阅读,第二个就是跟父母的约定:周一到周五不玩手机,周末的话每天半个小时,孩子能够一直很好的遵守这个约定。我想到了很多老师说的正向关注,如果我们能常常看到孩子的优点,孩子的优点就会被放大,孩子也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于是我也立刻想到了牛牛的几大优点:第一,就是能够随时随地抓紧时间阅读。第二,勇于承担,主动分享。第三,愿意尝试,很多新鲜的事物都愿意去尝试,比如说转呼啦圈,滚铁环,上国学课等等。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独特的特质。第四,明明是一个懂礼节的小暖男,每次出门下楼的时候,他都会帮我压着铁门,非常耐心的等我下楼。
说到小升初的问题,我比较赞同J的观点,在能力范围之内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就努力去提供。如果做不到,也不要太勉强,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长就可以,也不是非要考什么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