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决定命运。
而价值观,决定选择。
如何克服消费中的选择障碍(二)
「选择」是一件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它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频次尤其高。
我们很容易因为要购买一件微不足道的东西,而浪费掉大把本可以拿来学习充电的时间;也很容易因为买了一件不合心意的东西,而在生活中选择将就妥协或者因此破坏了好心情。
所以如果能够把在消费过程中纠结的时间解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赚回人生啊。
下面我接着上一篇文章来阐述一下how——如何克服这种选择障碍:
1.少即是多
降低满足“阈值”,只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快乐往往来自于对金钱和物质的追逐和获取。因此,我们现在做的很多选择,其实都是被过去绑架。我们之前的思维模式和对世界的认知,就像一个思想的牢笼,形成一套固定的思维定式——拥有得越多越幸福。
然而,在物资丰富的今天,物质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实际上是短暂而浮躁的。你再也不可能因为买了一辆新自行车开心一整个学期了。
收入与资产的多寡,与实际能买到多少自己喜欢的东西并没有直接关系,只要能够自行控制收入与支出的自由就好。
所以,克服选择障碍的第一个方法是——不选择,因为不需要。
当你真的很纠结要不要买那件好看的裙子时,问问自己,真的需要它吗?如果只是想填补那个永远缺一件衣服的衣柜,那么别买。
我鞋柜里有很多大学时买的高跟鞋,买的那一刻心里很满足,可是几乎没有穿出去的机会。我不可能穿着高跟鞋去教室上课、去实验室做实验(即便穿了也没人会看),也不可能穿高跟鞋去逛街、去旅行,最多和人出去吃饭时会穿一次两次,而且,高跟鞋不是什么衣服都能搭的,这样就导致了更低的使用频率。
但是,扔掉会心疼,放着占地方。于是,除了买的那一刻是幸福的,买回来之后幸福感全无,甚至带来的负担。
这种消费心态和老人总喜欢去超市买一大堆打折水果是一样的,吃不完,于是看着它们一点点烂掉,可就是舍不得扔。
现在你知道了,买买买是换不来幸福生活的。某种程度上,扔扔扔反而能帮你做更好的选择,扔过一次,你下次就不会再买同样不需要的东西了。
2.建立认知
有这么两件事情是确定的:专柜卖的护肤品价格肯定比网络购物平台要高许多;网络购物平台上肯定存在不小的假货、次品比例。
我们在中学里学过一个概念叫——期望值,
随机试验在同样的机会下重复多次的结果计算出的等同“期望”的平均值。
那么,假使专柜的价格作为一个价值标杆(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网购的价值可以拆分为两部分:买到正品的概率*网购价格+没买到正品的概率*残次品本身价值(≈0或者负值,考虑到安慰剂效应、失去的使用其他正品的机会成本、以及其造成的危害)。
所以你知道,粗略计算,除非你买到正品的概率足够高,大部分情况下网购的价值远远低于专柜价值。(可以类比一个极端例子:买彩票,你确实用非常低的价格买到了一个或许中500W的可能性,但是得到的期望值肯定比你花的钱还低。买彩票是侮辱智商的行为。)
当然了,我可能是没遇到一个足够让我信任的美妆类卖家。在其他品类我倒是收藏了一些购买过的喜欢店铺,之后如果要买这些品类,我就直接进店铺买了,不会再去比较别家的商品是不是更好更划算。
双十一的时候我在天猫上给自己买的全部是消耗品,不用担心囤起来的那些东西,比如干货、零食、纸巾之类。我在线下专柜还买了很多面膜,面霜,因为我了解自己,知道这些东西完全能远在保质期到来前把它们消耗完,所以我下单时就不需要纠结。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你明白自己的需求,也了解信任的店铺,那你就不会为不确定的概率问题而感到困扰了。
除了建立以上购买前如何选择的认知,你还需要建立购买后重新定义商品价值的认知。
一件东西买到手之后,未必会成为你的资产,它也可能会成为你的负债。
这个概念和「少即是多」有一些交集,比如上文谈到的那些占据空间的物品,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变成了和你一起消费每平米房子价格的“白住室友”。
它们未必让你的人生有什么增值,却在反过来消费你。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因为公司内没有食堂,我又喜欢自带便当,于是买了一个四层的巨大保温便当桶。买的时候也考虑过它一定很重,但是想到每天中午不用排队等微波炉热饭,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就买下了它。
拿到快递的时候真的有些后悔,但是为了不让它成为买回家就后悔系列,我还是坚持使用它带饭上班。
因为一个大桶里有四个不锈钢碗和四个盖子,每天把它洗干净就要花很多时间,而且有些时候我懒得烧那么多菜,总有一两层是闲置的,但是依旧非常重。
尤其是遇到下雨天的时候,一只手拿笔记本,一只手撑伞,还要拿包和这个便当桶,觉得这就是我2016年买的最后悔的东西。
为什么不打车呢?因为我走到公司只要十分钟。去年还买了车,但是根本没有机会开,想到车位,油费这些问题,可能车子才是最最最大的负债吧。
当然车是迟早要买的,只是可能买早了。当你因为消费感到纠结时,在充分考虑“需不需要”这个问题之后,你应该思考“早买好还是迟买好”。
愿意延迟满足,是一种理性的表现。
过年的时候,我决定17年要学摄影,想买单反。我研读了很多网络上关于单反购买的文章,也和几个专业用单反的同学聊过。
但是过年回来,因为辞职,我又回到找工作的状态。我觉得时间真的不够用,在临近毕业的这段时间里,我想认真做完毕业设计,读完我的书单,把公众号经营好,并且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可是连这些我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也没有把握能全部完成,于是学习摄影这件事情只好顺延了,至少要放在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之后。
不过有一些线上讲座、知识产品,我是看到就会下单的。因为一些老师讲的内容,越早懂得越早受益。
现在有很多批评这些“知星”的声音,传播“急功近利”的学习思想,也有人讽刺:
请问如何克服自己觉得看完这些之后就可以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的错觉?
我觉得这些公开课确实有成功学、标题党的趋向,但是它本身的购买价格是非常非常低的,通过看这些“知星”的课程,你可以知道牛人的学习、思考方式,但你不能指望通过这一两个小时就拥和他们一样的思维。
我从来没想过什么爆发式成长、学习力爆表、三步成为XXX……我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学习与耳濡目染的方式。
就像阅读一样,你有自己钦佩或者喜欢的作者,并且希望成为他们的样子,那读他们的文章就是受他们影响的最好方法。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提升对自己、对商家、对产品以及对时间的认知,你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消费选择。
3.打磨价值观
当你确定这件东西你需要,并且现在就需要的时候,你还会遇到一个问题——选择何种价位。
我昨天提到一个略显以偏概全却非常中肯的建议:在经济承受范围内,选最贵的。
有时候品牌可能会出现溢价,但是好的产品带给你的方便以及愉悦足以弥补那部分溢价。
并且我坚信三个观念:付费就是捡便宜;好东西不贵;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我妈也从小给我灌输这样的观念:省钱省不出富裕。在高中时期买的当时觉得很贵的衣服,我现在穿出去还是很得体。很多年前买的金饰,到现在依旧保值。
虽然我现在不大讲究或者说热衷买衣服化妆这些事情了,但是在自我投资这件事上,我从来都没有手软过,因为自己的大脑,才是最值得投资的东西。
另外举一个我租房的例子,我知道大部分和我同龄的人租的房子价位不超过2000(土豪请随意),毕竟就一个人住,没必要吹毛求疵,甚至卫生间也是可以共用的。
但是去年暑假,去公司面试通过之后,下午我就定下了要租的那个有厨房独卫、阳台朝南的房子。我知道不便宜,不过我确定是我满意的,并且我觉得价位值得,虽然我一个月的实习工资都未必能cover,但我毕竟还是学生,还有生活费。
为什么我就是不愿意去租便宜的房子呢?因为便宜意味着我要在其它地方付出更多成本。
包括偏远地区的距离成本,如果我每天要花半小时等公交、半小时挤公交来上班,晚上一样再花两个“半小时”,一年我无法想象会浪费多少看书、写作的时间。
如果我是合租,和我一起租便宜房子的人整体上素质肯定不高,我要忍受并且习惯各种奇葩生活方式,这样我自己的生活也会被彻底打乱。
如果房龄很久远,那么我还要承担安全风险,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太高了?
租的稍贵一点,我可以有足够的个人空间,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好的地段安保工作更好,也不会让我为买个菜跑几公里外的菜市,周边的商业地带我可以常走出去逛逛……这些已经值回那部分高于平均的租金了。
贵有贵的道理,背后是经济学上的供需理论,如果你有高品质需求,你就要为它买单。
我说的贵,不是说买东西时完全依赖价格,而是你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优先选择事物的原则和这背后的价值观倾向。
总结一下,当你遇到消费中的选择障碍时:
1.先问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2.再问自己现在就买,还是以后买比较好;
3.当你决定要买时,能力范围内选择最贵的。
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学会降低自己的满足“阈值”,提升对自我、对商家的认知,懂得产品分为资产和负债,懂得恰当的延迟满足,最后,不断打磨自己的价值观。
相信方法有效是没用的。
自己不亲身经历一次,就没法知道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