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非常容易沉迷故事的一个人,尤其在看剧和读小说这类事上,更容易废寝忘食,没日没夜,很难出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感受呢?
记得有一次,我在读欧文亚隆的《妈妈及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书中最后一篇故事《九命怪猫的诅咒》深深吸引了我,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猫被赋予了人性。满怀仇恨的恶猫诅咒着几代人,致使从少女到年老的她们不断强迫性重复着悲剧不能超脱。故事节奏很快,扣人心弦,我屏气凝神一心想知道后面的情节发展,以至于下了车还一边走路一边捧着书,差点撞到墙上……
后来担心影响工作和生活,很久都不敢看电视剧和长篇小说。
最近出于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开始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只要真心想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想到办法。这不,我就找到了合适的方法:我称它为地铁读书时间胶囊。我用轻便的kindle读小说,但只在地铁上读,上班时间是不打开kindle的。这样就能形成清晰的时间界限感,能较容易的切换虚幻世界和现实生活,同时也练习了延迟满足的能力,一举二得。可不要小看乘地铁的时间哦,这几个月,我读了5部优秀作品,当然周末有空也会读一点。
黑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继读完了他的《悉达多》、《荒原狼》之后,最近又读了他的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这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之作,我当然满怀期待。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饱含深情地讲述,好多次我都深信不疑地认为这必定是黑塞的真实自传。我被故事的“真实性”深深打动。
在在《彼得·卡门青》中最令我痛苦和难忘的是主人公2个好朋友的死亡,这也引发了我的丧失感:“为什么美好总会消失?不要啊!”。丧失而不能哀悼就会转向抑郁,我的心跟着作者一起沉沦抑郁。这让我想到一位朋友,她曾为非常喜欢的动漫人物的死亡而伤心不已。那天,我坐在她对面,听她讲述她对这个故去人物的深情和喜爱,我看到她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也深受感动,谁说爱有时不是寄托在一个虚拟的人物中呢?
意犹未尽地读完了这部小说后,我好想了解更多关于黑塞的生平事迹。就去搜索他的百科,看完傻眼了,真实生活中的黑塞和小说中完全不一样啊。在小说中主人彼得出生于大山深处的小村庄,父母都是农民,后来他的求学之路也一路畅通,直到成为作家。而现实中的黑塞却出生于小城市,父亲是牧师,母亲也是虔诚的教徒,黑塞求学之路并不顺畅,中途辍学,做过很多工作,后来才成为作家。
当澄清了文学创作和现实的差别后,我感到羞愧不已,好傻。在其他事情上也如此,看电影遇到伤心的桥段经常不可自拔暗自垂泪,很久都不能从故事情节中出来,比如那部《被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
究竟是什么让我容易沉迷故事而将虚幻和现实混淆?细细思索,我好像更容易陷入一些特定主题。比如:处于悲剧中不断轮回、好人被坏人杀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丧失……这些黑暗的主题会特别引诱我沉浸其中悲伤的难以自拔。 我想这其中定是有些未被解锁的情结,才会一遍遍在故事中重复这些情感。
我在想:伟大的小说为什么摄人心魄?虚幻的故事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发现:虽然文学创作并非真实生活,却承载着无比真实的情感,这种真甚至放的更大。而且在现实中不能表达的,可以在故事里充分释放,能穿越时空在不一样的人生中体会到同样深刻的情感。情感不再漂泊,它在故事中找到了寄托。
那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真真假假真的有意义吗?
其实,假中有真,真中有假,假的故事源于真的生活,真的情感蕴藏于假的故事中。真真假假,虚实相生。
也许真假并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从故事入口进去,也能出来。入戏也能出戏,自由切换,出入自由。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自由呢?我想到了3个办法:
当过度沉迷于故事中时,需要一个暂停按钮。回到现实世界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环境,体会此时此刻自己的存在,观察呼吸。如此便能迅速回到当下的时间、地点。这个方法快速有效,但却治标不治本。
认识到沉迷故事也并非完全不好,允许偶尔放纵一下也没关系嘛,重要的是能从沉迷中有所学习:比如发现自己情结,继而想办法解开它,这也许就是我需要学习的功课。然而只有先出戏,能以第三人的角度去观察,才能得到升华有所学习。
第三个方法是境界的升华,即用一种超越的视角,空性的态度,看清真假的虚妄性质,真真假假皆为建构,一念超脱。这个“空”并非虚无主义,而更像一种无限的容器,因为空,才可以包纳更多,才可以酝酿更多可能性。
只生活在现实世界,而缺乏故事的滋养是乏味无趣的;但太沉浸和执着于故事,又会被淹没、丧失自体感和掌控感。 最重要的是能保持平衡,平衡带来自由。
人生这部大戏也是如此,需要入戏,但也需要出戏,不执着结果,带着游戏精神,玩时尽兴,失败了也就笑笑。执着就会变得贪嗔痴,继而产生苦。拥有出入自由的智慧,方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