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60、70、80年代的人,家里姊妹多,收入靠工资、工分,生活困难,增收渠道单一,经济拮据。
读书求学的事儿更是困难不易;当时如果困难不克服,问题不解决,采取回避的态度,那么在此后的三五年里、十年八年里……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在时间的迭加下,困难、问题还会变得更难更大,成为“困难问题”的乘方。
十年读书迎来高考,考上大学,上好大学也是很不容易的,压力大,困难多;但当时如果不面对问题,不克服困难,不想法解决问题,那么几年后进入社会,你会发现找好工作,选个好单位,进城生活,混个商品粮……连门儿都没有——这都是当初不克服困难 、回避问题的后遗症!
成家立业,结婚生孩,靠个死工资,搞个小生意挣点钱,维持生活,因供养子女读书上学很不容易;后来参加福利分房折价给你,还得交几千近万元的钱,困难得很,实在拿不出;当时拿不出钱,也怕难为情,不愿意去借,只好作罢放弃了买房…不曾想到2000年集资解决住房,要集资交三万块钱——这可是福利分房折价后钱数的三四倍。那时都拿不出,现在更拿不出了。因为困难大,不容易,又放弃了。后来到了2010年,乌鲁木齐搞统建集资房,2000元每平米,首付40%,其他向银行贷款;买一个100多平米,不到30万的房子。首付缺三万,确实又是一个太难的“困难”,已经借了家里的钱,也向同学、朋友借了钱,首付还是差三万块钱,真是太难了,不弄了,放弃算了——困难似乎不存在了…
到了2013年,乌市教育单位又搞了一次集资统建房来解决住房问题。这一次再也不能拖了,决心下了,说啥都要买房!单价3500元每平米,首付变成了50%,其余向银行贷款。2010年的缺三万元钱的困难没法解决,放弃了买房,到了2013年,时隔三年,总价增加了15万,首付也增加了20%
面临困难不克服,拖延、逃避,迟迟不前,结果是在几年(三年或五年)的时光里,原先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克服的困难,在几年的时光里,竟会变得更困难,甚至会是原来困难的
o
数倍增长(“当初三万的困难”或“眼下的困难”——经过几年的时间——===变成“原来三万”困难的n倍;
同样,你当初克服三万块钱的困难或克服眼下的困难——经过几年(三五年)的时间——==变成了你克服当初三万块钱困难这一功业的N倍)!
行动吧,克服困难去完成,买吧;不行动,不想法克服困难,不买,今后若干年里困难也不会消失,难题也依然存在,并且难度或困难,大概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倍数增长………
2020年准备改善置换住房——这可是商品房,单价都万元左右,总价都一百多万了;困难大多了,克服困难也更不容易了。如果不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把房子拿下;毋庸置疑,若干年后,或五年十年,难度必然是成倍增加的,到那时甚至没有了机会和可能,只有叹息悔忆的分了(这就是慵懒游闲、无所用心、安逸无为者的人生)…
人生也是这样,年轻时轻松,爽了,安逸玩乐,厌学恶劳,不肯改变,不为将来的生活吃苦受累,躲避困难问题;在该焦灼、该拼搏进取的年龄,却选择安逸、轻闲、逃避困难;那么这个困难,在若干年后,到人到中、老年时就成了更难的问题(困难不解决,会在时间里风长,吃掉你美好生活的信心、愿景和可能)、更困难的n倍——这就是少壮时安逸不为、轻松嬉戏的代价与结果,也是老年光景惨淡悲凉的缘由吧!
同样,该上一代吃苦努力去奋斗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却在安逸爽呆中荒废了,好时光也给虚度了;那么,下一代就要克服比上一代困难多n倍的困难,就要付出比上一辈多n倍的奋斗、多吃n倍的苦、多受n倍的累,并且还未必能有成功…
所以,一代有一代的使命和任务。在该奋斗的时候奋斗;在该学习、该担当的时候受命;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对的人、做对的事情的“运势”中,遇难(二声)不避,迎难而上,排除万难,奋战到底;好事、对事做完、做成、做到大体还好,不留后患:不因强壮时错了方向而遗患给老年,也不因父辈安逸、慵懒、无为而遗患予子女。
勤读好学终身事,克难攻坚盛年时。
该做的事,做;该克服的困难,克服;该奋斗的时候,奋斗;该付出的代价,付出;该舍弃的安逸,舍弃;该断绝的贪、嗔、痴、慢、疑,断绝(贪即贪恋放不下,嗔即生气恼恨的情绪、挣脱不开也扔不掉,痴即痴迷沉溺其中出不来,慢即傲慢自负、自以为是、把自己看得太高,疑即“那一切都是假的,别信的”、怀疑和虚无)!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这也是一种别样的”安逸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