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句扎心的话: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
想提高对金钱的掌控感,要修一门叫理财投资的课程。可是提到投资理财,总觉得是离我很遥远的事,我手头上就只有这么点钱,根本无财可理,我学投资理财有意义吗?理财听起来好难好专业,对没有财务知识的人来说是不是特别难学?
后来看了一本理财入门书《好好赚钱》,我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不是有了很多钱才需要理财,相反,越是穷,越是要早点开始理财。
《好好赚钱》给出了四个致贫因素:
1意外
意外事故发生,你不得不接受治疗,不能工作,至少会带来两种损失:失去工作收入,有医疗支出。
2疾病
重病之下,在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医疗费面前,很多家庭不堪一击。几辈人的积蓄化为乌有,因病致贫几乎是一夜之间的事。
3无规划的支出
喜欢就买、买不起就分期买的任性生活方式,造就了许多的“月光族”和“卡奴”。看起来正当的花钱理由太多了:“钱不是省出来的,钱是赚出来的”“会花的人,才会赚”,然后就有了各种各样享受的需求。
很多人以为自己陷入财务困境是因为当前收入还不够高,但其实,如果不改变这种享乐优先、储蓄靠后的生活方式,收入提到多高都无济于事。
人的欲望是会不断升级的,消费升级是没有止境的。
以为收入高了,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善,想等收入高了,再来想储蓄和理财的事,是一种非常天真的想法。
德国理财大师博多·舍费尔在《财务自由之路》里说过一个观点:“使人变富有的,不是收入而是储蓄,储蓄是最基本也最简单的理财方式。”
巴菲特认为,变得富有的秘诀很简单,就是:储蓄、投资,继续储蓄,继续投资。
储蓄不是让你苛待自己,而是帮助我们控制自己不贪图眼前的安逸,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目标。
4 脆弱的投资系统
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没有知识储备、不理解内在规律、缺乏理性的判断,盲目投机、横冲直撞的投资可能让你有来无回。而有一套好的投资系统或逻辑可以让你在风险可控的范围赚取收益。
投资是一种非常综合的能力,想要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需要不断地学习,关心世界、国家正在发生的变化,关心经济、商业的走向和趋势,深刻理解人类社会的内在逻辑,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万万不行的。
财务自由的最基本标准是,非工资收入覆盖日常支出。
同样是财务自由,每个人的财务状态和生活状态,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你的总资产要达到多少,非工资被动收入要达到多少才算实现自由,这完全取决于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无论是买车买房,还是出门旅行、社交、健身,或者开一家自己喜欢的店,我们的大部分生活目标对应的计划都需要一定的财务支持。
理财就是理生活,理财就是理人生,请为你的人生目标,确定财务支持方案,请为你的财务目标,设定一套可行的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