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游戏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身体,心理疏导,提高双商,增进亲子感情和夫妻感情。游戏这么好,可是如何来做亲子游戏呢?其实游戏也是有万有结构的。学会这个结构,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创造属于你们的游戏了。
第1种是捉迷藏类。这类游戏呢,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它的最核心就是有人捉有人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做一些变化。可以规定藏的时间是固定还是不固定。还可以规定场地的大小,场地的范围。当然动作也是可以变化的。可以是跑,可以是爬,也可以是跳。结束游戏也可以有变化,可以是摸到结束,或者是喊到他的名字结束。如何定义输赢呢?可以是藏到固定的时间,也可以是摸到固定的地点就赢了。我们家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游戏叫做恐怖鬼屋。这个游戏非常适合年龄小的朋友玩。一人当鬼,藏在窗帘的后面,然后剩下的人排成一队,一起走过去。离窗帘很近的地方,鬼就跑出来抓人,剩下的人就要藏起来。这样就降低了捉迷藏的难度。小朋友会享受这种刺激感和成功感。
第2种是对抗类,就是分组或者各自为战,进攻其他组或者个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一些限定就会变成很多种游戏。器材的限定可以分为有器材和无器材。有器材可以是抢夺类。比如篮球足球都属于抢夺类。也可以是也可以是投掷和踩到。投掷我们后面会非常详细的再讲一下。踩到就是可以踩夹在身子后面的尾巴或脚上的气球。无器械可以是追拍,可以踩影子。除了器材的限定,还可以加上安全限定,比如规定一个区域是安全的,不可以有对抗。这样小朋友就会掌握他心理的刺激度,既然孩子爱玩,也不会让他感到害怕。还有可以加上动作的限定,就是改变行动形式,跑跳爬都可以。我们家的游戏是绝地求生。根据家里的人数分组,然后小朋友挑一个人一组。每一组发一张纸,把纸撕成小块儿,团成纸团。作为游戏的子弹。游戏开始个组的人先藏在屋子的角落里。开始后大家悄悄的走出来发现其他组,然后进行攻击。投中以后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做出有惩罚和无惩罚的限定。小的孩子就可以没有惩罚,大孩子为了增加游戏的可玩性可以增加你们喜欢的惩罚。
下面来仔细说一下投掷类的对抗。这个类别呢,一般叫做躲避球。分为固定场地和不固定场地。固定场地可以选择在床上或者是在一个小点的屋里不出范围。可以是一个人投,剩下的人躲,也可以是互相投。降低难度可以设置障碍或者躲避区,比如在床上放上被子,或者在地上放上凳子。我们家的经典游戏。孩子在床上,家长在地上。互相投纸团和袜子。袜子非常好,它既能起到器材的作用,还很有幽默效果。
不固定场地的场所可以比较大,比如说整个家。如果你不想跑,可以站在几个固定的地方,孩子在屋里来回跑,然后你投他。当然孩子要是比较大还是互动性更高会能让他玩得更开心。我们家的经典游戏打地鼠。几个人互相追拍或追投,当蹲下的时候就不能进攻。这样孩子可以随时随刻掌握安全区,他会有控制感。
另一类游戏叫做扮演类。这类游戏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作用,它可以锻炼孩子的创造能力,提高发散思维,而且可以疏导情绪。情景的创作可以参考孩子喜欢的动画片,故事书,日常生活,还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扮演。情境类的游戏一直可以玩到小学的高年级。我们家的经典游戏有很多种。因为是我家是男孩子,所以喜欢打怪兽的游戏。到公园里面我们就会假装拿着一份怪兽地图。然后四处寻找怪兽。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他时而跑时而跳,时而蹲下。结束的时候运动量是很大的,而且包含了很多种动作。孩子在非常非常开心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完成了运动。
还有一种游戏我称它为趣味类。迎合孩子的爱好设计游戏。比如放屁比赛,枕头大战,床上摔跤。
我们来总结一下创造游戏的4个步骤。首先回忆游戏的原型,其次根据孩子和环境变换形式,然后带着孩子玩游戏,最后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游戏规则。
我们经常用到的有趣的器材。大家可以用胶带,纸箱,轮胎,纸,超轻粘土,还有家里的袜子类的轻物。这些东西既可以作为运动器械又可以增加游戏时的情景代入感。
每个孩子都有发明游戏的潜能,当孩子告诉你 他自己的游戏时,你可以帮他进行完善。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后你就不用再自己创的游戏,都是用孩子的游戏和他一起玩儿。
以后有机会我可以再介绍一下孩子运动的敏感期,我们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需求来设计不同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