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看着书中这一段,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但不想让大家再去分析那些例子,可又想不出其他的做法,所以就贴在这里,大家阅读哟。
来自第三章《心流的构成要素》 危险是心流的契机 P140
在此应了解的是,能产生心流的活动,即使表面上看来非常危险,但它的结构却能帮助参与者加强技巧,把犯错的可能性降至几近于零。以攀岩者为例,他面临的危险有两种:一种是客观的,一种是主观的。前者是登山途中无法预测的各种实质性危机,如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山崩、落石、气温骤降等。登山者可以对这些威胁预做防范,但永远不能保证做得完美无瑕。主观的危险则源自登山者的技能不足,包括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克服万难,登上山顶。
登山的要点就是尽可能避免客观的危险,并通过严格的自律和妥善的准备,彻底消除主观的危险。到头来,登山家会真心相信,攀登马特洪山峰比在纽约闹区过马路还安全,因为大街上的客观危险——出租车司机、骑自行车的邮递员、公共汽车、劫匪等——比山区的危险更难预测,而行人的个人技巧也更不足以保障安全。
这个例子也说明,真正给人带来乐趣的并不是控制本身,而是在艰难状况下行使控制权的感觉。除非放弃生活常规所提供的保护,否则不可能体会到控制的感觉。只有在个人力量能左右结果时,才能确知自己握有控制权。
「拆页七」
来自第三章《心流的构成要素》
目标不假外求 P149
最优体验的一大特色在于它本身就是目标。即使最初怀有其他目的,但到头来活动本身就已带来足够的报酬。外科医生形容自己的工作:“充满乐趣,即使不该我做,我也乐意做。”水手说:“我在这艘船上投注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但一切都值得──什么都比不上出海的那种感觉。”
“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为了赚钱而投资股市,不算自成目标的行动;但若是为了证明自己有预测未来潮流的能力而玩股票,却可以算是──即使两者最后在金钱上的报酬分毫不差。如果教导小孩儿为的是把他们培养成良好的公民,也不算自成目标;但是若为体会跟小孩儿沟通的乐趣而教导他们,就是自成目标了。从表面上看来这两种情形不分轩轾,不过真正的差别是,在自成目标的活动中,
一个人可以完全为行动本身而投入全部心力,否则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行动的结果上。
我们所做的事,大多既不是纯粹的自成目标,也不是纯粹的外求目标(亦即全然为超乎行动之外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而是两者的综合。外科医生接受长期的训练,是基于外在的期许:济世救人、赚大钱、功成名就等。运气好的话,过一阵子他们就会找到工作的乐趣,这时他们的工作也就具有自成目标的性质了。
今天周末,我们来点轻松的呵
「I,重述知识」
如拆页中那样,再举几个工作中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自成目标”.
2018年老板交给我的任务中有一项是规划出BOS流程设计蓝图,最终做成一个漂亮的PPT交给老板,顺利完成今年的KPI,年底顺利加薪,算是外求目标。
如果我高兴去浏览每一个流程文件并且和负责人讨论其内容和重要程度,进而加深了对公司业务细节的了解,同时加深了与公司其他部门同事的链接,这就算是自成目标。不管外求目标达成情况,我都会很投入和很享受我每天在做的事情。
对于这项工作,如果没有自成目标,我依然会想方设法完成外求目标,但过程将是极其痛苦的,而且自己的收获会非常小。
最近在跟着供应链总监,合规与质量管理总监一起设计采购流程。我的任务就是基于他们每次会议上讨论的结果形成视觉化的流程图,这也是外求目标。
但让我最感兴趣的事,搞清楚双方每一个观点背后的逻辑,以及在效率与合规之间的博弈过程,这就是自成目标。即便偶尔1个小时的会议下来,从流程设计的角度并无进展,我依然会觉得时间过得有意义。
「A1,激活经验」
找一个你熟悉的娱乐节目,描述一下这个节目是怎样的,说说其中参与者或者主持人,他们的“自成目标”是什么?
今年的9月份奇葩说第五季开播了。这是一个辩论节目,节目中的参赛选手的外求目标基本上都是赢得更多的比赛,再赛程中尽可能走的更远。
但这同时也一场场与各种名人高人的同台表演,所以无论结果如何能有机会在爱奇异上露脸,又与名人高人近距离接触,已经足够让人兴奋了,这就是他们的自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