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慌张到找到归属感
组会上讲的都是单分子磁体的设计居多,说实话我之前没听懂的部分是x,x有从0.8到现在的0.几变化,看到这样的变化我真的太开心了。长期的积累终于有回报的感觉。老师说这个组的理论学习就是需要一年的时间,做好长期战役的准备。我现在感觉进度还超前了一点点,后面的就是不断练习,把工作完整度完成就好,至少不会那么慌张了。
我老板教给我的仪器,我也是练习中能够独立操作,并且懂得原理,而且可以在文献上面自由探索了。不会的东西就及时交流。我和老板时刻保持联系,没事就去找他,他是个神奇的人,他一直坚持做实验,所以一直有超具备细节的实验心得,而且特别喜欢跟学生聊天,不管是聊学术还是生活。
之前是暂时没办法和组内的人聊学术,上学期是因为人没认全,我也课很多,没怎么接触大家。聊天的时候,一下子扯出来好多我不懂的名词,我逻辑跟不上,有点小崩溃,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头。
量变是形成质变的。我了解了每个人其实都是爱讨论问题,乐于解答,而且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小错误的人,还会主动和我交流问我问题的人,我就产生了想要多交流学术问题的想法,还可以开开别人的玩笑,逐渐熟络了起来。我研一的课程也快接近尾声了,就一直呆在工位里面,可以和他们多接触。有了归属感,人就安心了起来。可以行事从心所欲不逾矩。
2. 为了交流、做出的知识储备的努力
为了和老师和同学们保持交流,我做出的努力是,看书+背书。我看凝聚态物理和量子化学的书,还有群论、晶体学的书,还有铁磁学的书。每个门类要同时看几本书,相互参照。我之前做出的努力是,先看两到三遍,然后自己给自己录制视频,一天会录制十几个吧,发在qq空间里面。一些暂时消化不了的名词,就有机会用anki来背诵,单词卡片来背诵,或者播放视频,跟着视频一起复述。
我知道这样积累一定会有所突破的,我当时学托福就是这样学的。我感觉所有东西都是学这门语言的感觉。那些专业名词就是英语单词,把单词复习六七遍背清楚了,就开始造句。然后限制时间写文章。同时还要练习口语,练习自己给别人讲出来知识点的能力,不停地输出。
后来觉得进步还是慢了。于是不仅仅是看书架上面前辈的毕业论文,这里面一些专业名词还是很多,那我就直接拿来主义,开始背诵。背诵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记得高中有个去美国读本科的一个超级仙女的妹子,会用一个月的时间背诵英语原著的书,当时她已经背了六本了。她那个时候就懂得背诵全书的魅力了啊。我现在意识到这个方式,不算晚。
先学会模仿,能把别人知识体系记下来七八十就很厉害了。再想着去突破什么的。
3. 今晚组会后,大家依据一个问题聊了很久,很开心
我先问了pf学长四个问题,他讲得真的特别清楚。他不记得的地方,抓住了路过上厕所的sr,她笑着给我们两人都讲清楚了。
回到工位我看到lz学长,想到每次大家都喜欢找他夸天,聊概念,他自己是很接触前沿,正在做器件的人。他就用他的语言解释了一波。但是也有不清楚的地方,就问w学长。学长娓娓道来,扯到相对论效应。L学长就笑了笑,说哈哈又在说我不懂的东西了。但是大家还是认真听下去。我听完了就总结,我问我总结得对吗?恩,对的。然后再继续提出我不懂的问题。Jy和rl也加入了我们的谈话。Jy是我觉得很有生活智慧,很会把握幸福感的人。Jy就是逗趣十足的人,先开始一直在认真听,后来也唯唯诺诺问了几个可爱的问题。
我由于要走了,rl也要赶地铁,这些问题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也给我遗留了在书里面继续寻找答案的想法。
Jy和wzy关系很好,wzy就过来串门。这样两个实验室就联动起来了,就蛮好。我也经常去另外一个办公室找xx玩,她今晚组会工作汇报地很好啊,我路上都可以和她继续聊工作了。
另外期待zs学长五月份回来,这样就又能沐浴在他智慧的光芒下面了。
4. 自我剖析与释怀
我之前的想法,有点过激了,我也是不断调整地嘛。而且落笔为安,我写出来的反而就是我可能不会继续想的内容,从我脑子里面彻底释放了。我其实一直看到了组内二十多个人的发展前后,我有和部分人聊过他们来组内的发展,和未来的打算。也看到了那些顺利找到教职的,也看到去一些国企从事化学相关工作的,都留在了北京。我之前担心的就是在北京留不下来,我做事情又没有勇气做得那么极致,我真的可以在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基础需求都没解决,我就追求高层建筑吗。我想飞,我想爱,我想亲吻天上的云彩(王小波改编版)。
我想开辟蹊径,利用我习惯性地分享,用自媒体拓展现金流,并且用理财技巧帮我守住物质阵地并且向外扩张。
我之前很慌张,因为我一直没看到课题组这边的希望,然后在脱单上面也好困难,我想一天到晚埋头苦干,然后一周一次去夜店放松,顺便看看外面的真实的世界。用真实的世界告诉我我不能呆在舒适区。他们的标准是现实的,是残酷的。不管是择偶标准还是消费标准。在北京活下去很难,只有真正有才或者有胆量或者有背景的人才能活下去。
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看事情想轻松起来很难。
但是被甩了之后,我伤心后和人聊,反而忽然看开了。人有时候就是不能藏着掖着自己,要勇于剖析自己。
而且北大校内真的多了一份纯真,和校外夜店里面的人不一样。他们很多是存在世俗偏见的人,甚至十分偏激,醉酒了就想打架,或者倒在地上跟自己朋友说给老子滚远点…或者边哭边叫别人的名字…看到他们的豪放我真的又佩服又不理解,怎么有人可以活得这么简单粗暴,暴露最原始的不经修饰的欲望。
我看到p大校内的人,努力着的人很美,他们的幽默、哲思感染到了自己。他们对人的外貌外形包容度也很高,就和我在美国感受到的一样。我在美国,能够毫无顾忌地和别人聊天,别人只会认为我的外形是我的特点而不是我的缺点;在以前大家小的时候,我呆在父母的身边,对这些东西想得也比较敏感,但是来北京不一样了,我完全可以拜托思想枷锁的束缚。我喜欢那样的他们,那换位思考,我这样做,也可以得到喜欢的吧。
我知道那种纯粹的欲望也存在,但是我不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同,也没必要用某部分的人的需求去否定自己。
我可以活得更加纯粹。
不过我要做的一些事情还是会做的,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取悦自己,积攒筹码做一些自己更想做的事情。
5. 我远期想要做的事
我想要科研转化+开公司,自己一直在进行企业方面的知识储备。认识有趣的商界的人,然后有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这样可以去领导人化,去中心化,我自己能够有机会旅游世界,而且有足够的资本可以消费。
旅游世界的愿望其实在从事事业起步阶段就可以实现。国内有会议,也有机会参加国外的会议。我读博还是想去美国读,而且在那里可以完成一波资本积累。在找教职或者想着开公司的过程中。每次人生的关键阶段,可以留出一两个月来进行旅行。日本、泰国可以打卡,欧洲那边需要打卡。美国可以在博后期间打卡。
旅行还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多好呀~我之前去越南,别人为啥都以为我和他是情侣,我当时真的什么都不知道。现在想着,和伴侣一起创造美好的回忆,真的是超级幸福的事情~
6. 近期想要做的事
我拉开美团,看到北京可以玩的地方,我准备一个一个打卡。而且像以前那样,做好手帐。我不需要周一到周日都在那里赶进度,我可以给自己半天的时间来放松一下。拍好照片,彩打出来,放在手帐里。算是以后的欧洲游、美国游作练习吧~五一也争取找个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带上人去玩。人的话,可以在树洞上面找,或者看哪些同学有空~我要试试那些海洋馆,没去过的公园,还有青年打卡的室内游乐场,还有温泉。
P五月份就要跳槽离职了,在那之前大家字节聚餐一波,好像五月份要去环球影城。
理科知识的话,继续背诵和整理。实验完成表征。同时自己每天训练一下文献写作,和背诵一下文献里面的英文句子,就把我疫情期间断了的那一套重新捡起来。当时进行了学术英语写作的训练的,就是模仿文献写作。现在重新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