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副校长方药中传略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办学方向是正确的,总体设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突出了中医特色,体现了中医理论体系。我们第一学年的课程是为了如何学好中医而设,为系统学习中医做准备;第二、三学年有中医原著和临床各科的学习,为中医临床打下基础;第四学年学习现代医学必须的科学手段。我们这个思路,是与当前中医方向一致的。正因如此,我们对办好光明函大是有着信心和决心的。”

  这是1986年6月2日,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第二次分校校长会议上,方药中副校长的一段发言。从方药中的话语中,我们无疑能够看到他一定要办好光明函大的决心。

  方药中方老在1921年10月14日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原名方衡。他父祖两代皆为中医,父亲自幼便教授他《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医书。这些医书便也成为了他中医之路上的启蒙书本,使他自幼就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

  1940年,方衡高中毕业后,由于父亲早逝,家境日衰,只得考入重庆市邮局作邮务员。但他心中的志向仍是悬壶济世。此时正值抗日战争,全国名医荟萃重庆,常常举办学术讲座,使他得以聆听众多名医的学理和医术。在诸多名医之中,方衡最为钦佩的就是自己后来的老师——“京都四大名医”之一的陈逊斋。

  19岁时,方衡正式师从陈逊斋。为了生计,他还无法辞去邮局的工作,只能半工半学。陈逊斋在中医理论方面造诣很深,不过对学生们的要求也很是严格,要求学生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古籍能够全篇背诵。面对这样的严格要求,方衡只好把需要背诵的内容写在纸条上,利用饭前饭后乘车走路的短暂时间反复记诵。日积月累,很快就能够按老师的要求为病人取穴开方了。

  陈逊斋对这个勤奋聪颖的学生十分赞赏,遂为他改名为“方药中”,勉励他一生沉潜于方药之中。

  1944年,方药中取得中医师资格,在重庆开设了“方药中诊所”。当时重庆连年疫病,民众苦不堪言。仅有24岁的方药中,竟在几无防护的情况下,无惧生死地救治病患,他运用毕生所学大胆施治,救回了不少患者。

  建国后不久,方药中就参加了西南卫生部的中医科工作。从1955年开始,方药中用3年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中医专著——《医学三字经浅说》。书中他收集整理了中医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并吸取了西医的一些归类和叙述的方法。出版之后,倍受读者欢迎。

  不仅著作颇丰,方药中还致力于中医教育,是一位优秀的中医教育家。1978年,中医史无前例地开始招收研究生,并从此开始以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中医高级人才的主要途径。岳美中、方药中等人创建了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并由方药中长期主持工作。中医研究生教育在无史可鉴、无章可循的情况下,开始了创业奠基工作。

  1984年,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正式成立,方药中担任了副校长。方药中从来坚定地站在维护中医的角度,从不容忍诋毁中医的言论。在文章开头节选的那段讲话之前,他还在会议上批评了南方某杂志针对中医事业的攻击性内容。他将毕生都奉献给了中医,不求回报,也不计较得失。

  1995年,方药中病逝于北京,享年74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国医大师王绵之生于1923年,是江苏省南通市一个中医世家的第19代传人。 王绵之的父亲王蕴宽是上世纪20年代南通地...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阅读 783评论 0 0
  • 好久没写文章了,因为最近在忙这个比赛。初赛已经刷到第一了,但是实在没有什么所谓的经验,我在想是不是这种类型的比赛参...
    过年啦阅读 459评论 0 0
  • 看四维空间,讲把时间拉伸,从前的我们、现在的我们、以后的我们,就是这个纬度上的不同点。今天和友人出游,她在前我三站...
    lucky_may阅读 108评论 0 0
  • 一丶抓取搜索到的所有表情图片 二丶以下python脚本是用在OS系统 注:如果是windows系统,可能文件夹采用...
    丶纳凉阅读 490评论 0 1
  • 今天是2016年1月1日,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早上起床后我准备早餐,熬了麦片粥,炒了醋溜白菜和西红柿炒鸡蛋,热了...
    阿连格格阅读 2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