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兴衰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是美国年轻的古生物学家史蒂夫·布鲁萨特,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目前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任教,曾与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吕君昌、邢立达共同研究过恐龙课题。他出版过6部作品,命名了超过15个古代物种,还是BBC纪录片《与恐龙同行》和热门电影《侏罗纪世界3》的科学顾问。

关于本书

毫无疑问,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物种之一,它们在2亿多年前出现在地球表面,一度统治过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又在一瞬之间跌落神坛,消失得无影无踪。本书以一名古生物学家的专业视角,带我们回顾了恐龙从兴到衰的全部历史,揭示了恐龙最后的真正命运,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古生物学家的工作方式和研究方法,让我们了解到关于恐龙的一切。

核心内容

恐龙是一类活跃在中生代的直立爬行动物,它们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之后出现,又在三叠纪末期的另一次生物大灭绝之后成功登顶,成为自然界中的统治性物种,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体型,都一度占据了自然界中的绝对优势地位。然而,在经过了1.7亿年的进化之后,恐龙又突然因为一次由彗星撞击引起的生物灭绝事件而衰落,只存有一支后代繁衍至今。恐龙的历史深刻地证明了,兴衰总是相伴相生,面对自然规律,我们应该心怀敬畏。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要为你解读的书是《恐龙的兴衰》。

大约40亿年前,海洋中诞生了第一个原核细胞;20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复杂的生命体。此后,地球上的生物不断演化,有不计其数的物种诞生,也有无数的物种灭亡,但毫无疑问,无论以哪种标准来看,恐龙都是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物种之一。

我们可能通过电影、书籍、纪录片或者自然博物馆,了解过一些关于恐龙的知识,甚至近距离观看过恐龙化石,但总的来说,我们对恐龙的了解都极为有限,因为它们生活的年代实在太过遥远,因此,至今仍然有太多未解之谜。

恐龙诞生于两亿多年前,起初,它们体型娇小,在其他动物的阴影下蛰伏了几千万年;后来,它们抓住了环境剧变的机遇,在侏罗纪时代,成长为让大地都为之颤抖的庞然大物,并从此统治了地球1.4亿年。在恐龙王朝的巅峰期,它们的足迹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作为一种活跃在中生代的直立爬行动物,恐龙的家族异常庞大,既有比一架波音747还重的阿根廷巨龙,也有可以用牙齿轻松撕碎对手的霸王龙。毫无疑问,恐龙是自然生命演化的杰作。从对地球的统治力而言,除了人类以外,几乎没有第二个物种能与恐龙匹敌。恐龙时代曾经如此辉煌,却又在鼎盛时期瞬间崩塌,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疑问和遐想,这种超强的戏剧性自然也引起古生物学家们的探索兴趣。

这本书的作者史蒂夫·布鲁萨特,就是一位年轻却成就斐然的古生物学家。他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任教,曾与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吕君昌、邢立达共同研究过恐龙课题。他出版过6部作品,命名了超过15个古代物种,还是BBC纪录片《与恐龙同行》和热门电影《侏罗纪世界3》的科学顾问。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本书的名字叫《恐龙的兴衰》,而不是《恐龙的兴亡》,一字之差,其实大有奥秘,意味着恐龙的最终命运只是衰落,而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灭绝,这又该怎么理解呢?在这里先卖个关子,后面我们再揭晓。

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用扎实的考古证据,为我们详细还原了恐龙从兴起到衰落的全部历史,还为我们解秘了古生物学家的工作方法。那么接下来,我就沿着作者的讲述,通过三个部分带你回顾恐龙的兴衰史。

第一,古生物学家们是如何研究恐龙的?

第二,恐龙是如何兴起并走向鼎盛的?

第三,恐龙是如何衰落又得以延续的?

第一部分

我猜你肯定会有一个疑惑,恐龙兴起的年代,距今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古生物学家们既没有时光机,也没有任何文字或图像材料可考,他们是如何了解恐龙前世今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答的第一个问题。

其实,答案你很可能已经猜到了,那就是通过化石来还原历史。但如果继续追问,你可能就答不上来了。比如,古生物学家是如何寻找化石的?是如何判断化石年份的?又是如何通过化石了解恐龙的样貌、习性、身体特征和生活方式的?古生物学家的工作都会有哪些挑战呢?

其实,古生物学家研究恐龙的过程,跟侦探破案的过程很相似,他们需要在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然后根据线索拼出一张线路图。这张图不是完美无缺的,很多地方只能通过想象和合理推断来弥补,不过,这个破案过程实在是精彩有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跟着古生物学家们一起破解恐龙之谜。

要想真正让化石“说话”,古生物学家们的工作大概需要分为四步:第一步,认识化石;第二步,找到化石;第三步,鉴定化石的年代;第四步,从化石中提取生物信息。下面我们一一展开。

首先,古生物学家的基本功课是要认识化石,恐龙化石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体化石,也就是古代生物的躯体直接形成的化石,最常见的是骨头和牙齿,有时候皮肤、羽毛甚至内脏这些柔软部位,也都能形成化石,只不过形成的条件更加苛刻,存留的数量也更少;另一类是遗迹化石,比如足迹、巢穴、齿痕、粪便和蛋,都能形成化石。通过分析这些化石,古生物学家们就能还原古代生物的身体构造、移动方式和生活习性等特征。

然后,咱们再来说说如何获得化石。在我们的印象里,化石可能都来自古生物学家们在野外的辛勤探索,但实际上,为了更高效地获得化石,古生物学家除了自己探索以外,还经常雇佣“化石猎人”来采集化石。顾名思义,“化石猎人”就是一群不停寻找并挖掘化石的人,他们精通地质学知识,能深入不毛之地,一干就是几个月,然后驮着大量化石满载而归。比如,在19世纪末的美国西部,很多“化石猎人”就是当地的铁路工人或者淘金者,他们的行事风格像西部牛仔一样粗犷豪放,我们很难想象,这群人会和学术研究扯上关系。从主观来看,“化石猎人”做这行就是为了钱,但客观上,他们却也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力推手。

找到化石以后,下一步就是鉴定化石的年代。化石本质上是石头,而弄清楚化石年龄的最好方法就是放射性定年,原理很简单,放射性元素有一个特殊的性质,那就是每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恰好一半的原子衰变成另外一种元素,所以,通过分析这两种元素的比例,就能鉴定出岩石形成了多少年。

在我们的印象里,考古学家鉴定古代文物的年代,主要是通过碳-14测年法,但在研究恐龙化石时,碳-14却派不上用场,因为碳-14的半衰期只有几千年,根本没法给动辄上亿年的远古生物测定年份。但是,钾-40衰变成氩(yà)-40的半衰期长达12.5亿年,所以在研究恐龙化石时,科学家们最常用的就是钾氩测年法,也就是通过分析钾-40衰变成氩-40的比例,来测定岩石形成的年代。

不过,放射性定年法也有局限性,那就是只适用于那些从液态变成固态的岩石,比如熔岩冷却后形成的玄武岩或花岗岩,而泥岩和砂岩没法用放射性测年。有时候,如果一块化石正好位于两层玄武岩中间,那我们就能通过分析这两层岩石的年代,给化石的年代定下一个范围。但如果不凑巧,一块化石周边的岩石都没法测年,那这块化石的年龄可能就真的成了未知数。

鉴定完年代之后,古生物学家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提取化石的信息。虽然表面上看它只是一块石头,但化石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我们可以根据化石的种类和特点,获知古代生物的体重、年龄、生理构造、生活方式等种种信息。

比如,恐龙的体重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因为没人见过活的恐龙,所以凭借手头的几块化石给恐龙测体重,难度肯定比曹冲称象要大得多,不过古生物学家们还是研究出了两种比较科学的测量方法。第一种方法很简单,因为动物越重,四肢就越粗壮,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各种动物的体重和四肢粗细程度,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只要有恐龙四肢骨骼的粗细数据,套到公式里就能算出恐龙的大致重量。第二种方法更精细,主要是在模拟软件里建立恐龙骨架的三维数字模型,再给恐龙添加上肌肉、器官和皮肤等元素,然后用计算机程序就能推断出恐龙的体重。正是通过这两种方法,我们今天才能获得比较准确的恐龙体重信息。

除了体重,古生物学家们还能通过恐龙的骨骼形状,判断出它们的生活习性。比如,腕龙的头骨很高,而且头部有着发达的肌肉,上下颌还布满铲子一样的牙齿,通过这一点就能判断,腕龙能吃下比较硬的食物,比如植物的茎和蜡质树叶。但是,梁龙的头骨比较长,骨头也比较脆弱,口鼻部位前面只有一排铅笔形状的细小牙齿,相比之下牙口不太好,所以就能判断,梁龙吃不了硬的食物,只能吃植物比较嫩的叶片。

此外,如果割开恐龙的骨头化石,我们还能通过观察骨头的生长轮圈数,来鉴别一只恐龙死亡时的年龄。如果获得一块恐龙头骨,科学家们则可以通过X射线扫描,测算出恐龙大脑的大小,以及嗅觉、听觉和视觉器官的发达程度。这些都为我们还原恐龙的生理特点和生存方式提供了有力证据。

第二部分

好,说完古生物学家的工作方法,下面我们正式进入恐龙的历史。我们先来看看,恐龙是如何兴起并走向鼎盛的。

为了把握恐龙的生存阶段,我们首先要了解地质年代,它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的时间单位。地球生物在大约5.4亿年前开始大量出现,所以,科学家们就将5.4亿年前至今一共划分为三代,由远及近分别是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我们人类生活在新生代,而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中生代开始于大约2.5亿年前,结束于大约6500万年前,它又可以再分为三个纪(纪律的纪),由远及近分别是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要说清楚恐龙的故事,我们还得从2.5亿年前开始讲起。

那时候,地球从古生代的二叠纪,迈入中生代的三叠纪,这次地质时代的更迭,并不只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二叠纪的最后时刻,地球已经变成一片炼狱。在今天的西伯利亚一带,大量岩浆冲破地幔进入地壳,然后在巨大的地表裂隙中喷涌而出。这次喷发可能持续了上百万年,彻底改变了地球的气候环境,大量热量、火山灰和有毒气体被释放出来。随之而来的,是一次惨烈的生物大灭绝,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至少20次大灭绝事件,但这一次是最严重的。据估计,约有90%的物种在这次灾难后彻底消失。

化石记录了这一次的惨烈毁灭。作者发现,二叠纪晚期的遗迹化石,种类和数量都非常丰富,反映出当时的生态系统其实是非常富饶的。但到三叠纪初期,化石骤然减少,除了偶尔出现的一些小爪子痕迹和洞穴遗迹以外,什么都没有。很明显,这就是化石对灾难的生动记录。

在二叠纪占统治地位的动物们,到三叠纪基本上就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几家欢喜几家忧,原来主导物种的消亡,在自然界中腾出来了大量的生态位置,反而给了其他物种宝贵的发展机遇。这时候,有一类爬行动物演化出了直立行走的姿势,这让它们能在消耗更少能量的同时,跑得更快更远,这类动物被称为主龙类生物,“主要”的“主”,“恐龙”的“龙”,虽然这么叫,但主龙类并不能和恐龙划等号。主龙类有两大谱系,一个是假鳄类,也就是今天鳄鱼的祖先,另一个是鸟跖(zhí)类,也就是翼龙和恐龙的祖先。没错,翼龙其实不是恐龙,它们只是恐龙的远亲。

真正的恐龙最晚在2.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至于恐龙的具体定义,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判断。今天,古生物学家们认定,三大类恐龙和它们的共同祖先,从整体上构成了恐龙家族。这三大类恐龙,一种是植食性的、体型巨大、长着长脖子的蜥脚类恐龙;一种是植食性的、臀部盆骨和鸟类很像的鸟臀类恐龙;还有一种是以肉食为主,用两足行走的兽脚类恐龙。

简单来说,三叠纪从约2.5亿年前开始,到约2亿年前结束,在这5000万年时间里,恐龙的祖先用了大约2000万年进化成恐龙,又在后面的3000万年里,以恐龙的身份繁衍生息。

不过也不知道是自己不争气,还是对手太优秀,最开始恐龙混得其实并不好,反而是它们的远亲假鳄类独领风骚,占据了生态系统中的统治地位。直到三叠纪结束,恐龙的种类、数量和体型,其实都远远比不上假鳄类。

直到大约2亿年前,庞大的古代泛大陆在地质活动的作用下,被撕扯成东西两大块,随之而来的是又一次生物大灭绝,有超过30%的物种消失。三叠纪走到尽头,地球进入侏罗纪时代。

这一天,恐龙等了足足三千万年。虽然很多生物在这个时期灭绝,但恐龙却意外地发展壮大,顺势击败假鳄类,登上了自然界的王座。科学家们至今还没有弄清楚其中的原因,但化石确凿无疑地记录下了这种变化。在三叠纪晚期,恐龙的遗迹化石只占所有动物遗迹的20%左右,但到侏罗纪初期,这个数字就已经超过了50%。

直到这时,我们才能说地球真正迈进了恐龙时代。恐龙们的数量迅速增加,体型也像吹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蜥脚类恐龙,它们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一类陆生动物。今天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体重大多只有5到6吨,而侏罗纪时代,蜥脚类恐龙的体重动辄就能达到10吨以上,最重的雷龙和腕龙体重甚至能超过30吨。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古生物学家们发现,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竟然能同时生活着五六种巨大的蜥脚类恐龙,这么多巨型“吃饭机器”凑在一起,就像非洲草原上同时生活着五六种大象一样神奇。不过,它们之间却不会因为食物争得你死我活。蜥脚类恐龙都是植食性动物,但不同种类之间的觅食方式大不相同。通过分析它们的骨骼结构就能发现,腕龙的脖子能高高扬起,吃到最高处的食物,而梁龙的脖子只能抬到跟肩膀差不多的高度,所以会像吸尘器一样吃低矮的树叶。也正因如此,这么多蜥脚类恐龙才能和谐相处。

有了足够的植食性恐龙作为食物来源,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的种类也大幅增加。大的有体重达到两吨半的异特龙,它们是当时最顶级的捕食者,稍小一些的还有和马差不多大的马什龙和史托龙,以及更小的,体重只有几十公斤的虚骨龙和嗜鸟龙,等等。

大约1.45亿年前,侏罗纪终结,白垩纪开始。不过这次纪元的更迭和前几次不同,没有发生生物灭绝这类标志性事件。之所以这么划分,是因为欧洲西部在这个年代的地层中普遍出现了一种微细的碳酸钙,也就是白垩沉积的现象。白垩纪依然是恐龙统治的时代,只是不同角色的戏份稍有改变。

比如,在侏罗纪大放异彩的蜥脚类恐龙,虽然在白垩纪体型达到巅峰,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体重达到50吨的阿根廷巨龙,但蜥脚类恐龙的品种大大减少,绝大多数成员都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小一点儿的植食性鸟臀类恐龙,则抓住机会发展壮大,遍布全球各地。它们中的典型代表,是既能四足行走、也能两足冲刺的禽龙,和满身覆盖着骨质装甲的甲龙。

在白垩纪,兽脚类恐龙是所有恐龙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大约8400万年前,君王暴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霸王龙,正式出现在了地球表面。你可能看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侏罗纪公园》,被里面的霸王龙惊吓到,但真实的历史是,霸王龙诞生于白垩纪,而不是侏罗纪。霸王龙的身长超过13米,平均体重达到9吨,咬合力惊人,一颗牙齿能给猎物施加的力量超过1.5吨,而它嘴里这种锋利的牙齿多达50颗。要知道,一头非洲狮的咬合力只有450公斤,两者根本不在同一个重量级。毫无疑问,霸王龙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捕食者之一,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恐龙王朝达到鼎盛时刻。

第三部分

不过,每个王朝都有落幕的一天,恐龙王朝也不例外,在走向顶峰的同时,衰落也即将到来。第三部分,我们就来说说,恐龙王朝是如何衰落的。

关于恐龙衰落的原因,目前最常见的假说就是“彗星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是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彗星撞击事件,造成了地球生物的又一次大灭绝,最终导致了恐龙的衰落。关于这个假说,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作者是“彗星撞击说”的坚定支持者,他甚至拿自己的职业生命打赌,认定如果没有彗星撞击,恐龙就绝对不会灭绝。他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这还得从一种稀有的金属元素铱说起。铱(yī,金字旁加一个“衣服”的“衣”字)这种元素在地球上特别罕见,地球岩层中铱的主要来自从外太空落下的浮尘,所以含量一直很稳定,但上世纪70年代,古生物学家们发现,形成于6500万年前的岩层中,铱元素的含量突然出现了不同寻常的爆炸式增高,而且这种现象在全球各地都有发现。这该怎么解释呢?对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岩层中的这一层金属铱,都来自外太空的一颗彗星,这颗彗星撞击地球时扬起了漫天尘埃,又通过大气把尘埃中的金属铱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科学家们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大小和珠穆朗玛峰差不多的彗星,以喷气式飞机速度的约100倍,撞上了位于墨西哥东南部的尤卡坦半岛。撞击时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0亿颗原子弹爆炸。科学家们估计,在过去的5亿年里,这可能是撞上地球的尺寸最大的彗星之一。这次撞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同时引发了地震和森林大火,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不难推测,恐龙肯定也是这次撞击的受害者,但我们能由此得出结论,认定彗星撞击是导致恐龙衰落的直接原因吗?其实还不能。比如有人就认为,虽然6500万年前确实发生过一次彗星撞击事件,但彗星并不一定是消灭恐龙的元凶。恐龙很可能在之前的几百万年时间里,已经开始逐渐衰退了,这颗彗星只是完成了扫尾工作而已。

事实真的如此吗?化石证据再次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作者和同事们发现,在白垩纪结束之际,恐龙化石的多样性水平非常高,蜥脚类、鸟臀类和兽脚类恐龙依然欣欣向荣,像以往一样过着舒服的日子。可以肯定的是,直到白垩纪晚期,恐龙王朝都一直处在最辉煌的时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彗星撞击之后形成的化石里,人们从没发现过恐龙化石,不管是实体化石还是遗迹化石,一块也没有。

这就表明,恐龙的灭绝是非常突然的,从头到尾最多用了几千年时间,而这段时间,对应的恰好就是彗星撞击地球的时刻。在此之前,恐龙并没有缓慢衰落的迹象。这样事实就很清楚了,彗星撞击肯定是导致恐龙衰落的元凶。

不过作者也发现,除了彗星撞击以外,导致恐龙衰落的可能还有一个次要因素。化石显示,白垩纪晚期,鸟臀类恐龙中的角龙类和鸭嘴龙类,数量都出现了下降,而这两类恐龙都属于大型植食类恐龙,位于食物链的较低位置,虽然这个变化没有给恐龙家族的整体繁荣带来影响,但它们数量的减少让生态系统变得比以往更脆弱。作者认为,如果彗星撞击时,植食性恐龙没有发生衰退,那恐龙家族或许就能经受住这次考验。但不幸的是,彗星恰好就在这个狭窄的时间窗口撞上了地球。

这时候可能又有人问了,为什么很多生物都在这次灾难中挺了过来,唯独恐龙不行呢?其实,当时有大约70%的物种都走向了灭绝,存活下来的物种总体上都有很多优势,比如个头更小,便于隐藏;食性广泛,不挑食;生殖效率高,繁衍速度快等,这些都让它们在面对末日时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而这些优势,恐龙一项都没占。

大多数恐龙体型巨大,没法到洞穴里或者水中避难,而且它们的食性还很专一,要么只吃肉,要么只吃几种特定的植物,在食物链崩溃的时候,挑食的恐龙就很难找到足够的食物。现在的研究还发现,恐龙很可能是温血动物,新陈代谢水平很高,这就要求它们需要大量地进食,一旦断粮就挨不过几天。这些都让恐龙在面对打击时更加脆弱。

现在让我们回答刚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恐龙真的灭绝了吗?作者告诉我们,其实并没有,因为今天的鸟类就是恐龙。这么说可不是哗众取宠,因为鸟类本质上是恐龙的一个演化分支。从整体上说,恐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鸟恐龙,也就是我们约定俗成的恐龙;另一类是鸟形恐龙,今天的所有鸟类都属于鸟形恐龙。说白了,鸟类就是一种演化出了翅膀,发展出了飞翔能力的恐龙,只不过我们习惯上从不这么叫而已。

这个论断,同样有化石证据作为支撑。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发现了始祖鸟的化石。始祖鸟的形态非常奇特,它有尖尖的爪子、长长的尾巴,很像恐龙,但同时又有羽毛和翅膀,很像鸟类。显然,这种半恐龙、半鸟的动物,暗示了恐龙和鸟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亲缘关系。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很早就认定,鸟类就是恐龙的后裔。

这个观点在当时惊世骇俗,一时很难让人接受。直到上世纪末,我国辽宁省相继出土了多种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补全了恐龙和鸟类之间的进化链,不可动摇地证明了鸟类进化自恐龙的事实。后来进一步发现,鸟类属于恐龙中的兽脚类,在演化关系上和霸王龙有很近的血缘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鸟类其实出现得相当早。作者根据化石推测,大约在侏罗纪中期,也就是大约1.6亿年前,鸟类就已经演化了出来。也就是说,鸟类和它们的非鸟恐龙亲戚,大约在地球上共同生存了1亿年。在6500万年前的那场浩劫中,所有的非鸟恐龙都灭绝了,唯独鸟形恐龙中的一小部分繁衍至今,演变成了今天的鸟类。也正因如此,作者说恐龙在6500万年前的那次事件中衰落了,但并没有真正灭绝,恐龙家族依然延续至今。

结语

好,说到这,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我就为你介绍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恐龙的兴衰历程。

二叠纪晚期的生物大灭绝,给了恐龙的祖先主龙类动物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而三叠纪晚期的大灭绝,则让恐龙打败了它们的假鳄类亲戚,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主导物种。经过侏罗纪和白垩纪不断地繁衍和进化,恐龙的种类、数量和体型都登上了历史巅峰。但这一切都在6500万年前戛然而止,一次彗星撞击事件推翻了恐龙王朝,整个家族中只有鸟类存活至今。

兴盛与衰落总是相伴相生,在6500万年前的那次生物大灭绝中,也不例外。哺乳动物在大约2亿年前就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但在整个侏罗纪和白垩纪,它们只能在恐龙的阴影下吃口剩饭,虽然学会了挖洞、游泳、潜行,但终究只能在主角身后跑龙套。和恐龙一起生活的哺乳动物,体型从没能超过今天的大型犬类。而彗星撞击带来的灭绝,终于给我们的哺乳动物祖先带来了渴求已久的翻身机会。也正因如此,今天我们才能在面对恐龙化石时,既叹息,又庆幸。

回顾恐龙的历史,我们难免感叹,就算是自然界中的霸主,也可能在一瞬间走向毁灭。如今,人类是地球上的主宰者,有朝一日会不会有同样毁灭性的灾难落在人类身上呢?如果灾难来临,人类真的能自我解救吗?答案谁都不知道。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恐龙的兴衰史告诉我们,生命的演化历程始终充满着不确定性,兴衰往往就在一瞬之间。自然对生物的选择,并不是以是否强大为标准,而是以能否适应环境为标准。人类至今不过在地球上存活了几十万年,只是历史舞台上的一名匆匆过客,面对大自然这个唯一的导演,我们应该永远心怀敬畏,这也是我们了解恐龙历史的最大收获。

划重点

1. 在研究恐龙化石时,科学家们最常用的是钾氩测年法,这种方法可以为上亿年前的生物和岩石测定年代。

2. 如果获得一块恐龙头骨,科学家们可以通过X射线扫描,测算出恐龙大脑的大小,以及嗅觉、听觉和视觉器官的发达程度。

3. 鸟类和它们的非鸟恐龙亲戚,大约在地球上共同生存了1亿年。在6500万年前的那场浩劫中,所有的非鸟恐龙都灭绝了,唯独鸟形恐龙中的一小部分繁衍至今,演变成了今天的鸟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