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懒的午后捧杯热茶,窝在懒人沙发里细数窗外阳光。怡人茶香,又把我带回了罗坑。
初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坑,这里空气清透,群山环绕,山峦叠翠,云雾缭绕。我不禁童心大发,偷偷问当地瑶胞,山里有没有住着神仙?山里没有住着神仙,但,山里住着桫椤、鳄蜥、千年古茶树。热情质朴的瑶胞笑靥如花,我真真儿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桫椤。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没想到在罗坑桫椤芳踪乍现。罗坑,桫椤的避难所。
鳄蜥。国家一级保护濒危动物,是爬行界的“熊猫”。在罗坑镇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百香果架下,我们和神秘鳄蜥有了近距离接触。树影斑驳,褐色鳄蜥一动不动。鳄蜥的头部像蜥蜴,颈部以下部分像鳄鱼,因此得名鳄蜥。成年鳄蜥体长约20厘米,体重约200千克。鳄蜥的名字很“霸气”,身材却如此“娇小”,出乎意料,却心生欢喜。高昂的头尽显高冷,长长的尾巴拖逸优雅,圆柱形身材曼妙可爱。鳄蜥,真真儿是集高冷、优雅、可爱,于一身的精灵。罗坑,鳄蜥的家园。
千年古茶树。相传六祖慧能途经罗坑见境内群山延绵起伏,溪流潺潺,土质肥沃,非常适合种茶,于是和当地瑶胞一起把随身携带的茶种种植在罗坑的崇山峻岭中,并教他们制茶。从此,六祖手植茶树和亲授的茶艺就在罗坑世代相传下来。经调研考证,罗坑的高山上有不少古茶树,树龄超过1300年左右,属唐茶时代种植的古茶树。千年唐茶文化,千岁古茶群落,千米生态茶园,千载罗坑品牌。罗坑,广东十大茶乡。
围坐在瑶胞的农家小院,沏一壶“禅茶”。手执茶杯,只见汤色清净红亮;闻一闻,芬芳怡神,烦忧尽消;品一口,细腻润喉,心清目明。茶承禅性,禅存茶中。其实禅是一种意境,就如有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执念,悟出菩提。而有人只需一盏茶的时光,就能从万象纷纭中走出,绽放如莲。品茶悟禅,悠然自在。在“雪花岩”茶叶公司,留有南华禅寺主持方丈传正法师的“禅茶”墨宝。因与六祖慧能有着深厚的渊源,“禅茶”现已成为禅宗祖庭南华寺千年茶道的传承者。
在罗坑镇新塘村委会留有茶祖晏公庙遗址,如今虽只留残峘断瓦与杂草为伴,但一旁的古榕树却见证了此处曾经红柱绿瓦,规模宏阔,香火鼎盛的景象。有关部门正积极筹划重建“茶祖庙”供奉“茶祖”晏婴。罗坑,茶文化源远流长。
在“猴采红”茶叶公司,我们极其有幸品尝了一壶被专家誉为“世界一绝”的“蟠桃杏仁香”野生古树茶。此茶,汤色金黄透澈,具有独特天然的杏仁香,香气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品时生津回甘,真真儿是可遇不可求的茶中极品。无容置疑,千仞茶山是罗坑的瑰宝。然而,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罗坑人民却守着这些宝贝饿肚子,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娶不起老婆的日子。糟糕的交通,闭塞的环境,落后的观念,令极其珍贵且色香味俱佳的古树茶烂在深山无人知。
多年前,苦孩子黄桂祥回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乡亲们窘迫的生活境况深深刺痛了他的赤子之心。发展茶业,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黄桂祥感到责无旁贷。从此,黄桂祥和乡亲们走上了艰难的探索之路。
心中有目标,风雨不折腰。2012年罗坑先后成立“雪花岩”、“猴采红”等多家名优茶叶公司。如今的罗坑古树茶业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整合茶叶资源,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茶业生产转型升级。坚持“高要求”、“高质量”、“高格局”,三高经营理念。高山出好茶,但古树茶数量有限,采摘艰难,制作工艺独特,因此罗坑古树茶走的是高品质,高价位路线,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供不应求。
如今的罗坑古树茶,品种多样,满载荣光,更是把第十一届“中茶杯”的特等奖收入禳中。如今的罗坑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更难能可贵的是,罗坑欣欣向荣的茶业没有依靠任何的外资,全凭罗坑自己人的一腔创业激情和脱贫决心。更难能可贵的是,罗坑的经济蓬勃发展,但这里生态环境仍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在罗坑的两日,黄桂祥这个精干的瑶族汉子,曾三次跳入我的眼帘,每次他都是风风火火,汗流浃背,笑起来眼睛弯弯。听他讲罗坑的茶,听他讲罗坑的风土人情,听他讲罗坑的美丽传说,听他讲罗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为家乡的发展劳心劳力,是个真真儿的实干家。古茶飘香,感动金秋。罗坑,人杰地灵。
罗坑,让我在这个收获的金秋收获了传奇,传奇罗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