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在提取记忆信息时,依赖于各种“提示”(我称为路标),路标越多,越有可能将记忆提取出来。
我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机制,是因为记忆本身的用途就是让我们在面临以前遇到过的情况时,能想起过去的经验来更好地应对现状。
路标是什么?
我们在学习(记忆)某事物时,大脑所感知到的一切:周遭环境,我们的心境、我们的行为等。
如何增加路标的数量?
假设我们要记忆的内容是一个终点,那我们在记忆该内容时,所处“环境”中的每个元素都可以认为是指向终点的一个路标。
在不同的学习场所下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学习,意味着我们能拥有更多指向终点的路标。
例如:当我们想不起某人的名字时,会回忆与他有关的越来越多的记忆片段,最终想起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