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书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勤俭节约的男人在上班的路上,迎面向他走来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他朝男人打招呼并自我介绍,然后微笑着问男人要不要买几张五元一张的周末杂技表演的门票,男人对这些根本不感兴趣,拒绝了小男孩。
“既然是这样,要不要来一点我们的巧克力?一块只要一元。”小男孩被拒绝之后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又问了男人。男人不好意思再拒绝,而且相对杂技表演的票,巧克力便宜了很多。于是买了几块巧克力,继续上班去了。
故事中的男人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事后罗伯特感觉哪里不对劲,不喜欢乱花钱的一个人,也不喜欢巧克力的一个人,就这么被人推销了几份巧克力。
在平时,我也经常会被推销,总是会有人向我打电话,“你好先生,我们是..................”。
我警觉性还是比较高的,每当遇到这种状况,不到五秒我基本上就会把电话挂了。街上那种向我打招呼推销的,基本上回应人家的都是面瘫脸。什么推销,电信诈骗,基本上很难发生在我身上。
直到有一次,我像是被现实狠狠的扇了一巴掌。
有一次情人节孤身一人走在大街上,几个人在路边摆起了地摊,其中一位美女朝我走来,送了一只花,我很惊喜也很意外,因为我丑得不成样,从来没有人给我送过花,还是在情人节。
“帅哥,情人节一个人过吗?”她边朝我微笑边递给我花,甜甜的说到。
少男怀春,我发誓,那一刻她的笑容真的超级甜。好感加上受到恩惠,我平时的“面瘫脸”找不回来了!就这样,为了回馈她的花,她的笑,我买了她和同伴在地摊上卖的两百块一瓶的垃圾护肤品。
虽说男士应该绅士,为美女买点东西正常不过。但饿的人是没有尊严的,等我先足够富裕再在这方面绅士吧!
是的,很不爽,被套路,被推销。当时我是一个穷鬼,而且很抵触被推销,为什么会同意买下她们卖的不好的东西?我对其中的原因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于是,在书海中找到了罗伯特先生。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影响力》一书中把其中的原理称为“互惠原理”。互惠原理认为一种行为应该用一种类似的行为来回报。即使是一个陌生人,甚至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先施予我们一点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会大大提高我们答应这个要求的可能性。
没答应这个要求之前,我们会有负罪感,这个使我们产生负债感的恩惠并不一定是我们主动要求的,它完全可以是强加到我们头上的。所以会答应别人的要求,以减少负罪感。
在书中有许多很有意思和值得反思的例子。
比如:如何提高借钱的成功率?
向你借五块钱的聪明办法是,先向你借十块,如果你不同意,这时候你就会有负罪感,这时候再向你借五块,你为了弥补内心的负罪感,借我五块的概率远远高于我直接开口向你借五块的概率!
比如:如何提高销售额?
商场里一直在用的套路——免费试吃。免费吃了之后,好像感觉收到了别人的恩惠,根据互惠原理,总想以类似的形式回报别人。而在商场,你回报别人的方式基本只有买他的东西。
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会被套路。
如果他人最初的提议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就接受它,但我们接受的只是这个提议本身,而不是他人想要这个提议去扮演的角色。
互惠原理指出恩惠必须用恩惠来报答,但并没有说诡计也必须用恩惠来回报。
如果要公平的话,盘剥的行为也应该用盘剥的行为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