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8
气功静功分为六种:虚静类、意守类、观想类、炼息类、松静类、综合类。
*虚静类简单说就是清净自养;
*意守类简单说就是凝神入气穴;
*观想类分道家和佛家,道家又可分为内景,外景,详细可
参照《黄庭经》,佛家则与禅修有关联;
*炼息类着意于呼吸锻炼,种类繁多;
*松静类围绕松静进行,种类较少。
2.四明高氏补泻
《素问》补肾俞注云:用圆利针,临刺时咒曰:五帝上真,
六甲玄灵,气符至阴,百邪闭理。念三遍,先刺二分,留六呼,次入针至三分,动气至而徐徐出针,以手扪之,令患人咽气三次,又可定神魂。泻脾俞注云:欲下针时咒曰:帝扶
天形,护命成灵。诵三遍,刺三分,留七呼,动气至而急出针。
按:咒法非《素问》意,但针工念咒则一心在针。
试理解:
*用补肾俞,泻脾俞来描述补泻的情况;
*圆利针和咒语值得关注;
*补泻方法可与徐疾补泻和提插补泻对比;
*“刺几分,留几呼,动气至,以手扪之”这些常出现的词汇值得关注。
3.《拔萃》云:泻法先以左手揣按得穴,以右手置针于穴上,
令病人咳嗽一声,捻针入腠理,令病人吸气一口,针至六分,
觉针沉涩,复退至三分,再觉沉涩,更退针一豆许,仰手转针头向病所,以手循经络,扪循至病所,以合手回针,引气
直过针所三寸,随呼徐徐出针,勿闭其穴,命之曰泻。
试理解:
*此条描述即为现用教材所说的泻法常规操作,但一些古语描述值得斟酌,如六分、三分、一豆、合手回针、直过针所三寸。
《明堂》注云:寒热补泻,假令补冷,先令病人咳嗽一声,得入腠理,复令吹气一口,随吹下针至六七分,渐进肾肝之部,停针徐徐,良久复退针一豆许,乃捻针,间病人觉热否?然后针至三四分及心肺之部。又令病人吸气,先内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却外捻针,使气上行,直过所针穴一二寸,乃吸而外捻针出,以手速按其穴,此为补。
试理解:
*此条文所述为补泻基础上的寒热补泻;
*补泻到底是补什么,泻什么;
*补是否对应热,泻是否对于寒;
*为何提及寒热补泻要针至肾肝之部、心肺之部。
病热者,治之以寒,何如?须其寒者,先刺入阳之分,候
得气,推纳至阴之分,后令病人地气入而天气出,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人自觉清凉矣。
病恶寒者,治之以热,何如?须其热者,先刺入阴之分,候得气,徐引针至阳之分,后令病人天气入而地气出,亦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人自觉和暖矣。
试理解:
*本条文总体大意为病热以寒,病寒以热的具体针刺方法;
*此条文较抽象,涉及刺入阴之分,刺入阳之分,如果具体到穴位是否有所指;
*寒是否可等同于阴,热是否可等同于阳;
*生成之息值得关注与推敲。
《素问》注云:按经之旨,先补真气,乃泻其邪也,何以言之?补法:呼则纳针,静以久留。泻法:吸则纳针,又静以久留。然呼则次其吸,吸则不兼呼,纳针之候既同,久留
之理复一,先补之义昭然可知。《拔萃》云:呼不过三,吸不过五。《明堂》云:当补之时,候气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内自觉热矣。当泻之时,使气至病所,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按所病脏腑之处,内自觉清凉矣。
试理解:
*此处条文为上面的条文之总括,最后的“按所病脏腑之处”值得思考,是“按摩接触”之意,还是“按照”之意,还是另有其意。
三衢杨氏补泻《玄机秘要》 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
一爪切者: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
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荣卫也。
取穴先将爪切深,须教毋外慕其心,致令荣卫无伤碍,医者方堪入妙针。
试理解:
*此条文为医者与病者的互动,还是只单单是医者个人的行为;
*此条文描述“气血宣散,即不伤营卫”,推测营卫是否等同于气血;
*令气血宣散,不及营卫,那么针刺的到底是什么。
二指持者:凡下针,以右手持针,于穴上着力旋插,直至腠理,吸气三口,提于天部,依前口气,徐徐而用。正谓持针者手如握虎,势若擒龙,心无他慕,若待贵人之说也。
持针之士兵要心雄,势如握虎与擒龙,欲识机关三部奥,须将此理再推穷。
试理解:
*“腠理,天部”是否有具体所指,从“直至腠理,提于天部”行文顺序,推测二者的部位层次,古语中的身体部位词汇值得推敲。后面的“机关三部奥”也很抽象,不明白。
三口温针:凡下针,入口必须温热,方可与刺,使气血调和,冷热不相争斗也。
温针一理最为良,口内调和纳穴场,毋令冷热相争搏,荣卫宣通始得祥。
试理解:
*从此条文可确凿冷热可等同于荣卫无疑;
*“口内调和纳穴场”有较为典型的东方医学思维模式。
四进针者:凡下针,要病人神气定,息数匀,医者亦如之,切不可太忙。又须审穴在何部分,如在阳部,必取筋骨之间陷下为真;如在阴分,郄腘之内,动脉相应,以爪重切经络,少待方可下手。
进针理法取关机,失经失穴岂堪施,阳经取陷阴经脉,三思已定再三思。
试理解:
*此条文直言病人如何如何,医者如何如何;
*审穴在“阳部,阴分”如何理解,是否为阳部在穴,阴分取经,似乎又不大合理;
*后面的“阳经取陷阴经脉”是否为“阳经取陷,阴经取经脉”还是“阳部取经,阴分取经脉”;
*“经”与“经脉”的关系值得推敲。
五指循者: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得气即泻之故也。
循其部分理何明,只为针头不紧沉,推则行之引则止,调和血气两来临。
试理解:
*此条文乍看简单易理解,但细读来如没有实践的感知,真正理解起来则费心费力,这种针刺的感知除来自临床实践的偶然得知,还要依靠内气锻炼的方式体悟。
六爪摄者:凡下针,如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爪切之,其气自通行也。
摄法应知气滞经,须令爪切勿交轻,上下通行随经络,故教学者要穷精。
试理解:
*这一条文可与上一条对比来看,“针下邪气滞涩”与“针下气至沉紧”这两种状态的区别,依旧属于身体感知范畴。
七针退者:凡退针,必在六阴之数,分明三部之用,斟酌不可不诚心着意,混乱差讹,以泻为补,以补为泻,欲退之际,一部一部以针缓缓而退也。
退针手法理谁知,三才诀内总玄机,一部六阴三吸气,须臾疾病愈如飞。
试理解:
*三才,三部,六阴之数分别所指什么,与呼吸相配合,一切玄机奥秘似乎随之欲出,细细品味,针刺的小玄妙实属可遇不可求。
八指搓者:凡转针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随其气而用之。若转太紧,令人肉缠针,则有大痛之患。若气滞涩,即以第六摄法切之,方可施也。
搓针泄气最为奇,气至针缠莫急移,浑如搓线攸攸转,急转缠针肉不离。
试理解:
*此条文阐述滞针情况,根据自身身体体验,“大痛之患”可谓古人诚不欺我,这一条的展现十分生动,场景,律动,声音,针,肉,筋,医者,病人,气,血,经,穴,矛盾,交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