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妈妈想要女儿跟自己一样,进工厂打工,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女儿却不愿意,女儿想要读书,考研,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两个人因为工作问题,有了很大的分歧。

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厂工作,朝九晚五,在人们眼中,变成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很多就劝我爸,送她们进厂得了,女孩子读书,以后也是别人的媳妇,你现在送她们去厂里打工,自己还能收钱。
我们村当时,有很多人家就送自己的女儿进厂打工,说一个月有好几千块钱呢!
那个时候,几千块钱对很多人来说,诱惑力是很大的,如果你有几个女儿,每个月就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了,很多人都觉得划算。
我爸没有这么做。
当时我读书还不错,都是在班上前三,我爸觉得,女孩子会读书就供,管别人每个月收入多少呢!
我大学本科之后,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后来还去读了在职研究生,虽然没有很大的薪资变化,但是感觉学习之后人充实了不少,现在每个月拿着几千块的工资,虽然也不多,但是胜在清闲,那些当年去打工的,每日累死累活,依旧还在打工,我爸很是自豪他的远见,他说虽然送我们进厂他有收入,但是以后他总是要担心,要是厂里裁员怎么办,没有生活收入怎么办,将我们培养好了,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有了傍身之本,以后什么都不用担心。
这就是区别。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我一直都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