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9
【阅读《给教师的建议》】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的阅读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五条建议中建议教师:要善于把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关键知识,从教学内容里明确地划分出来,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知识是否牢固。学生要想牢固地识记这些关键知识,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许多不需要识记的与那些关键知识相关的材料。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
学生阅读这样的材料越多,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的材料就越容易。反之,识记的材料越复杂、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宽广。所以我们也这样认为:教师根据那些关键知识为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背景学习材料更重要。就我们的现实教学来看“智力背景”的浅薄,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在线上教学的当下,课堂时间缩短,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熟练掌握的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知识,是我们老师们一直思考的问题。而按照规定,我们一般每天上课的时间只有一上午,学生还有大量空余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学科阅读,结合教学关键内容为孩子们精心挑选阅读书目。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两套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从书中所举得事例,我们可以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腔爱心,不管是教物理学科还是教生物,他都能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去创造一个智力背景,也就是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孩子们通过阅读课外相关的信息文章,对教材所学知识产生想去一探究竟的兴致或劲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学会掌握了书中的原理能够解释现实身边的疑问之后,他们就会生出更多的疑问和谜团,当然他们定然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开这些谜团,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就会越来越深刻,自然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或许这就是良性循环吧。所以,作为老师,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对于自己的学科,能否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这是我们老师努力的方向。
【观影】
今天晚上没能参加网师学习挺惭愧的,明天补课。前两天在守望新教育的公众号上读到高子阳老师给家长的十条建议中,第九条是每个月带孩子去影院看一场电影吧!大大的屏幕,大大的人物,大大的场景,大大的声音,互动参与,给人的艺术感觉不一样。每月看一场电影,与世界著名电影编剧、导演、演员面对面,十几年的坚持,对“世界”一词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恰好昨天在单位领了两张免费的电影票,加上同事给的一张,正好可以带着俩孩儿去观看新上映的这部《送你一朵小红花》的电影。观影之前的半个小时里,看广告听售房宣讲,和来之前的所想是一致的,毕竟人家是免费赠票,情有可原。影片很感人,有很多泪点和笑点,哭中含笑,很励志。电影围绕两个抗癌家庭的生活轨迹,讲述了一个温情的关于生活、生命,更关于家庭现实的故事。感受最深的是和这些身患癌症病痛的人们相比,身为健康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唾手可得的是他们穷尽一生,也无法拥有和达到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呢?保持乐观,是最应该教给孩子的处世态度。剧中热情、阳光、积极、古灵精怪是小远的代名词。在她的带动下,曾经自卑冷漠很“丧”的韦一航逐渐打开了心扉,接纳自己患病的事实,也更加积极主动的生活。
看到剧中一航的父母通过拍摄小短片记录他们最平凡的一天生活时,那种洋溢在脸上的乐观笑容,真的打动了我。生命的有限性或许能让我们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保持乐观,热爱生活。就像一航妈妈所说的,用心过好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是最应该做的事,我觉得这也是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武器。
回来路上儿子和女儿争着说感受。格妞说流了好几次眼泪,最感动的还是父子争吵时,韦一航心疼爸爸妈妈的付出,激动地说:“我还不如去死。”父亲韦江第一次打了他。那是父亲心底最忌讳、最脆弱的一个部分。他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可后来,父亲韦带着孩子的药,焦急出现,浑身是汗,还不停地念叨着药的用量。这个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一航爸爸害怕失去,紧张,脆弱像犯了错的孩子。还有剧中没有名字的父亲在路边吃着“女儿”点的红烧牛肉饭……都是泪点。
每一个积极生活的我们,都值得一朵小红花。带着这种奖励和坚信,我们才能抵住生活中的磨砺。接纳自己、肯定自己、鼓励自己,认真活好每一分钟,认真完成每一件事,让生命的宽度无限延伸。
运动+书法
今天上午去活动中心上书法课,跑了2.29公里用时18分钟,到地点浑身热乎乎的。课后趁车回家了,没能完成5公里的目标。今天在QQ里传照片时,看到了五年前的今天曾经上传了好多练字的照片,想起那时候刚练字时的兴奋和无畏,那时候最喜欢练狂草,“颠张醉素”的经典法帖爱不释手,《自叙帖》和《古诗四帖》练过很多遍,不管是用粉笔、铅笔还是毛笔,在地上墙上水写布上,还是在毛边纸上,都留下我痴迷的痕迹。现在回想都觉得脸红,对于古帖,越来越敬畏,更懂得去读帖,去分析和体味字的结构和审美,尤其是字的笔法,尝试着关注每一个字收放、方圆、藏收、疏密、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是注意字形相似。还有一点体会就是练行书练楷书也是很有必要的,之前就比较偏执,就始终觉得只要喜欢加勤奋就能把草书写好,事实上,结体和笔法,控笔能力还是需要通过练行楷得到提高的。书法是一辈子的修行,在古帖中,寻到趣味和风骨。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用简单质朴却永恒的方式用心记录生活的点滴,虽然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记录,却能将最珍贵的回忆留下,让幸福走得不仓促,但愿有一天回望岁月的痕迹里,还能忆起那些让你或感伤、或欣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