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三篇文章,都来源于公众号的推送文章,当然,也属于我喜欢的范围内。
第一篇来源于张德芬公众号的推送的文章——《不是孩子不懂,而是我们不懂》,作者是伊姐。第一眼印象我的感觉是这是一篇育儿的文章,再读几遍之后,我发现这不单仅仅是一篇育儿文章,更在于指导你或引导你如何和孩子相处。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孩子,但是我觉得提前学习这方面的内容也是不错的。言归正传,文中引文用了这么一句话:孩子的眼里,从来没有无感情的规则,只有很感性的风景。成人的世界里似乎处处是规则、标准,我们以我们的标准去衡量我们眼中的世界。我们对小朋友的衡量的标准就是“懂事”,正如作者所说,懂事,是大部分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家长都希望拥有一个懂事的孩子,我也是在这样的期盼中长大的,我记忆中父母对懂事这一概念的具体表现是:成绩好,嘴巴甜,勤快,什么都会,不用父母操心,似乎能做到这些,父母脸上就增光,出门都能自带光环。作者文中的懂事,意味这规则,比如几点做什么事情,比如完成什么事情,这个规则在成人眼中对孩子身体生长更好的规则,但正如作者所说,孩子的眼里,从来没有无感情的规则,只有很感性的风景。作者举例说明: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一会用筷子、一会用勺子,米饭弄得到处是,惹得她生气问为什么每次吃饭都不能像隔壁小孩那么规矩。可是孩子只是想尝试脱离勺子,像妈妈一样用筷子灵活吃饭多神气,我不懂。孩子在水上世界被吓得哇哇大哭,她失望地说,你怎么那么胆小!可是每次孩子在卫生间玩水,是她提醒他,水是危险的,这里的水比卫生间多那么多,孩子很害怕,她为什么不懂?作者说,大人的不懂,皆源于只在乎目的地——说好的去动物园,票都买好了,路边的小蚂蚁有什么可看?可是看动物园的动物,和看蚂蚁得到的快乐,难道不是一样的吗?大人的不懂,皆源于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却不懂得顺着孩子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那个世界。可那个世界才是最美好的世界呀。作者说,孩子的世界非常弱小,他还没有力量去构建让成人理解的桥梁,在做决定这件事上,大人有天然的优势;在沟通这件事上,大人给予孩子的,很多时候是一条单行道。周国平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你有了孩子的意义,应该是透过她的眼睛,去看路边的蜻蜓、水面的涟漪、天空中看似不动却缓缓变换的云,你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所谓懂事,不应该建立在让那么小的孩子,去包容和理解我们的世界,遵循我们的规则;而是我们除了有爱他的本能,还带着所有教育的结果、坚持的决心和高度的细腻,小心地走进他的世界,去理解他的世界里的规则。在孩子的世界里,一枚破旧的布娃娃和一棵带着露水的青草都是有生命的,你看到的所有平凡,都是美好;你会发现,你的性格是从此刻开始柔和,你变得宽容又慷慨、理性却温柔,你懂了润物细无声,也懂了四两拨千斤,因为引导你去学习爱和宽容的天使,一直在你身边;最重要的是,你会发现,从来就没有什么孩子不懂,一直以来,都只是我们不懂而已。
于我而言,我又何尝懂了呢?别说亲子关系,就单单是亲密关系中,我也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这个世界,在我的准则里,良良必须每天几点洗澡,周末必须出门逛公园以便达到运动的目的。我也只是在乎这个目的地,而没有去注意他内心的想法。这也是我今年需要突破的最大的框架,自己一定要意识到世界很大,也有很多种活法,并不单单是我的这一种,也并不是只有我的这一种才是正确的,才是对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没有哪个活法比哪一个活法更好更对,活法没有好坏之分,就像价值观没有好坏之分一样,这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我很庆幸在还没有小天使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这些框框架架,七哥说过,看见即改变。每次当我意识到我又陷入框架中,记得提醒自己,瞧,这是一个框架。你还可以有别的选择。今年经常触及的另外一个词是“童心”,保有一颗童心。孩子眼中的世界都是美好的,所以保有一颗童心,去发现身边的那些美好。学会用别人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最近看到的文章都在告诉我,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学会换位思考,这真的让我感慨吸引力的法则。我面临这些困境,这些文章正如及时雨一般降下,虽然我能在当下理解到文中传达的道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需要我更多的觉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幸运的是,这样的发现我还是蛮喜欢的。
再说第二篇文章,来源于《回归身心灵健康》公众号的推送——《拼命不如改命,只要有心就能改命》。其实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深奥,我并没有看懂多少,只是冥冥之中觉得有些道理说得很对,所以就摘抄一些我觉得很警醒的语句来分享。文中说,我们要学会见心,心就是一个人的命,就是人的一生。所以见事见人,见人见心,见心见命,见命见一生。作者举例说曾经有一个人给我供了一只暖脚宝,那个暖脚宝是别人给他,他不想要了就供养我,因此我判断这个人的公司要垮,果然后来他的公司就垮了。不是因为他给了什么,他什么都不给都没问题,我见不到他的心,他一给,我就见到他的心了。千万不要把不好的、低贱的东西用来供养,比如,用萎花、乱花供佛的人肯定命不好。其实佛也不在乎你供还是不供,是我们在通过供佛来供自己的心。这个道理用在做产品,做公司的时候,就是要用心,用供养之心做一切,一生的命就会特别好。想办法用一切供养,让大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这就是商业之道。看起来像是做生意,其实是做心,是心创造的财富,是心创造了生命,是心创造的幸福快乐。作者说供佛的目的,就是要用对待佛的态度来对待众生,这样就长福气。成就人知心,必有无量福气。剥削人之心,肯定苦难无期。所以作者建议,我们为人品质不能太差,一定要学会用心。只要用心,什么形式都可以。
于我而言,我的心又是什么样子呢。我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都从遵循这我的心,所以我要是想看清我的心,从我的言行举止中就可以看出来。说实在话,有点不敢看。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贪嗔怨,一方面觉得自己很美好,一方面不敢面对自己的的阴暗面。我时常把一些自己不喜欢、不要的东西给别人,自以为这是不浪费,物尽其用。但这么一看,似乎也不是那么一回事。举个例子,以前说冬天向灾区捐衣服,好多人都捐了。但是是不是都物尽其用了呢。并不是,既然通知里写到希望大家捐赠的衣服是厚实温暖可以防寒的,但是好多人都把不穿的夏天衣服也扔了进去。所以这个出发的点很重要,勿忘初心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以后给别人的东西一定要注意,不能是自己不要的东西硬塞给人家,如果是别人正好需要的话,那也是欢喜的把东西给人家,而不是用一种丢弃的心态把物品给人家。这是两码事,物品自带的能量也会有所不同。
第三篇文章,来自行动派dreamlist的推送文章——《一个辛苦擦地板的人是够应该包容另一个翘脚看电视的人》。乍一看题目我就乐了,这说的不就是我么,我相信很多年轻人都困在这个局面中,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也是经常困扰我的问题。作者的答案是应该,我的答案有时候应该,有的时候不应该。其实这其中的道理在思维层面我能了解个大概,行动方面还有待与提高。看看这篇文章作者是怎么说的,作者说,人与人的差异,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家庭规条的不同,导致了生活习惯与人生观的不同。因此,要记住,你是对的,我也是对的,只是我们各自不同,并无好坏之分。此外,作者还提到很多亲密关系的各种指责抱怨,都源于自己付出了许多对方却无动于衷。人际关系尤其亲密关系中的评判是一个大忌,就是以自己的标准为荣,以对方的标准为耻。自己的标准是对的,好的,高级的,对方的标准是懒的、俗的,低级的。因为你有了这个标准,所以对方就应该自觉的、自动的、高兴的、轻松的放弃他的标准,遵从你的。谁的标准好呢?如果非得说你的,就显得有点自以为是了。如果你说大家的、公众的都这样,那你就是把家变成公共场所了,因为你剥夺了人在家里不遵循公共道德的自由。是否擦地板是你的选择,你的标准。你在为自己的标准付出,这是可以的。但理所当然义正言辞的让另外一个人为你的标准付出,就有点那个了。文中提到,评判,来自于家庭规条。而人与人的差异,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家庭规条的不同,导致了生活习惯与人生观的不同。你只经历过一个家庭,你在这样的环境里活了下来,所以你潜意识里自动认为这是世界唯一的标准了,并且是正确的。实际上这只是属于你的原生家庭的,而非通用的。规条并不是爱,爱应该是轻松的、自由的。规条是僵化的、封闭的。作者最后的结论很有意思:
如果你擦地板,另外一个人在看电视。那么:你擦地板是你的规条,你的禁忌,你的标准。当你强迫另外一人成为和你一样的时候,是一种家庭里的霸权主义。这都是一种自我界限不清晰的表现,把对方当自己去对待。亲密关系里界限过度清晰和过度融合,都是有问题的。两个人需要找到相对都舒服的界限融合和独立状态,才是和谐关系。
如果是看电视的人要求擦地板的人擦地板的情况,这就变成另外一个人企图侵入你的界限的标志。类似的界限入侵的事件还有:爸妈逼婚。你会怎么办呢?健康的做法是合理的维护自己的界限。他怎么要求是他的事,你怎么执行是你的事。你们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你需要在他的失望和委屈自己找到一个平衡。他的失望和生气、你的委屈,这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你选择一个,然后为结果负责就好了。你不可能全要,那叫自恋。结果就是你会要求他来改变,反入侵他的界限。
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摘录的地方,我先自己消化消化。我觉得今年给自己定了“打破框架”的关键词之后,我经常能接受到宇宙传递给我的各种打破框框的信息,好多理念真的很烧脑,但是我越来越喜欢上这种感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