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母的语言》(1)
“父母的语言,直接塑造着孩子的大脑。”这句话应该是作者和她团队的研究所得,也是本书最有意义与价值的一句话。
的确,国际上很多亲子研究都着眼于父母对子女性格、品德等外在表现的影响,很少涉及对子女大脑发育的影响。外在表现的关注,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给我们添了麻烦,是否乖巧懂事,让我们省心。我们希望他们出类拔萃,但是鲜有研究,如何能够助力他们的卓尔凡。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掀开了亲子教育的神秘一角。现摘录感兴趣,有感触的句子如下。
1.人类的大脑是唯一在出生后还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岁前。三岁前,大脑会发育到成熟的80%左右。而使大脑建立神经连接的,是父母的语言。大脑这台机器,是父母以每一句话为材料,亲自搭建的。
(这一点,读来细想有点恐怖。如果疏忽了这一段关键时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几乎是不可逆的。想起汶儿小的时候由太奶奶照料,她能给予充分的疼爱与呵护,但就语言的输入而言,相对是贫乏的。她看着别的孩子侃侃而谈,能秀古诗,秀计算等等,也曾经表达过这样的焦虑。可那时候自己真的太自私了,康师傅在市区工作,而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乐此不疲。要强的我似乎唯有通过工作证明自己,消弥心理的落差与生活的痛苦,享受学习、工作的快乐,从而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2.一个正在迅速发育的大脑,会通过视觉和听觉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是他们一出生就能够在语言丰富、积极正面的环境中熏陶。
(父母的语言在家庭之间的差异非常之大。作者说,低收入家庭的小孩不仅听到的单词数量少,而且会接收到很多消极的单词和粗鄙的哩语,而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包含积极、正面意义的单词数要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多56万个。
这样的观点我不是第一次读到,但是仍然极为震撼。想起村上的小龙女一家,更为确信了这样的事实。小龙女从小耳聋,却到上学才被家人发现真相,他们一直误以为是她开口比较晚而已。小龙女的爸爸也是一个闷葫芦,家里所有的事情他都不管,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情,他也没有任何意见,也不发表任何意见,他似乎是他们家的一个局外人。现在想来,这与他们父母的教育应该是有关系的。这对夫妇早已经在家歇息,安度晚年了。照道理,应该有耐心,料理好家人的生活,照顾好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可他们偏偏却极度缺乏耐心,但凡开口绝对没有好生气,如同吵架一般。这样的语言是否具有教育或启蒙的含金量?这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他们整个家族都显得很闷,极度缺乏语言的沟通,更别说享受教育或者表达的魅力了,实在很唏嘘。
原来,环境塑造人,除了硬实力,更可贵的是父母的语言这样的软实力啊!)
3.真正的教育,从孩子刚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学校并不是教育的起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父母对孩子早期教育的一种检验。
(我是向来反对把孩子送到早期培训机构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最好的陪伴。培训机构,更多给予孩子的是知识的渗透与灌输,不会是具体到个人的呵护,不会体察到孩子细微的情绪变化,而给予心理的支持或者疏导,我认为这才是孩子的生命中更为重要的东西。
真正的教育,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是从出生第一天开始的,而是从孕育生命就已经开始了。 怀汶儿时,我努力坚持着听胎教音乐,不仅给孩子,也给我的生活,注入了意义。胎教的意义或者重要性,这也是有科学研究的,绝非我在此夸大其词。)
4.研究还发现,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听到的词汇有关系。
(这个闻所未闻。如果真是这样,那父母的语言真的是大有可为,必须好好地实践与探索。新手父母,应该努力从自身做起,让孩子真的不输在起跑线上。)
5.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是告诉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对话,才能最大化地激发其大脑潜能,即“3T”原则法:
共情关注:共情关注你的孩子在做什么
充分沟通:与孩子讨论时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语言
轮流谈话:和孩子轮流参与谈话
(这实际上说的是沟通的关注点究竟是什么?是你自己的表达,是你自己想表达,还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与你一起参与你的互动,和你一起互动,参与你的沟通与交流。这无疑是针对亲子沟通之间的现实发出的针对性的指导。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就是为自己说而说,为数落而数落,为愤怒而愤怒,为谴责而谴责他,只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为了真正的问题的解决。问题在孩子身上,更是在我们父母身上,无论在谁的身上,我们都需要互动与交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沟通商量达成一致的意见,或者求大同存小异。这也是我与家长沟通,素来表达的观点。)
让我们一起,塑造孩子的大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