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了信仰,才会有力量;人有了信仰,人生的道路才越走越宽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应该是富有理想、坚持信念、拥有信仰的人。
信仰助青春,人生有方向。2008年5月,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着党旗庄严宣誓那一刻,我的心中无比的震撼、无比的自豪!但欣喜之余心中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在心中呐喊:我一定要为心中的党旗增光添色!十年前,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向往,踏上了教育的征途,从那时起,我不断地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在这十来年的工作中,我逐步的认识到、体会到,也寻找到了什么是教师的信仰?
在实现中国梦的蓝图中,信仰是支撑教师的精神支柱。什么是教师的信仰?教师的信仰是以学生为本。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始终用爱贯穿其中,我国古代就有“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教育理论,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是爱的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就是一个爱字。这就需要我们无私奉献爱心,坚守一份责任。做一名好老师就要一心一意地爱孩子,而作为党员教师,这种爱更应该无私。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教学上。在班里,无论孩子学习优劣、家境贫富,我都一样的教育、关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往往老师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亲切手势都会给学生带来无限温暖。
2019年我教一年级,临近期末从二小转来一个女孩子,刚来时不爱说话,拼音直接不会,学习基础太差,针对孩子的学习实际我及时联系了家长,我时常鼓励她大胆和其他学生交流,上课时经常提问,随时关注她,鼓励她。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办公室的火炉旁经常有我们的身影,我利用午休时间经常给她补拼音教她写字,一个多月下来,孩子变得比以前爱说话了,拼音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我切实感受到了我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孩子也重拾了学习的信心。我不放弃每一位后进生,关心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孩子不仅懂得学习,更要懂得如何做人。我公正无私地爱孩子,真诚地与家长沟通,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爱是教育的信仰。爱是教师无私的给予,爱是教师的责任,是一件件为学生们办理的小事,是每一次对学生的谆谆教诲,是一次次辅导学困生,是一次次的家访、劝学,是操行评语上一字字、一句句真诚的赞美。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合格的老师,不仅是知识的“导电体”,而且是正能量的“发光体”。老师有信仰,就如同发光的灯塔一样,指引孩子向上向善向前,争当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沐浴党伟大的光芒,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栋梁之才。这是铭刻在我心中的“一种责任、一份担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许,我们的一生朴实无华,也许,再过几十年,美好的青春岁月离我们远去,那时的我们已经白发苍苍。到那时,我们问问自己这一生收获了什么。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平凡的一生做了最对的一件事,那就是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们得到的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桃李满天下,我们的学生服务于各行各业,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兑现最初的承诺:用爱去点燃红烛的事业,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让我们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