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个曾经或正在乘火车出行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来到一个陌生或回到那个熟悉的城市,一出站口首先拥抱你的是此起彼伏的出租车、长途车的拉客声。“是到某某地吗?”“某某地,某某地,就差两位了”。身强力壮的司机像叫卖大白菜一样推销着他们的服务。
最初的我,看到这些热情似火的司机师傅们横冲出来挡在路上、粗声大气地发问,总是很认真地、细声细气地回答。满以为他们也会以礼相待,虽不至于把乘客当成上帝起码也是客人吧,结果呢:当你报出要到达的目的地很近很近,近到起步价就可以到达时,他们马上态度大变,转身去寻找下一个猎物,顺便给你甩过来一句:不去,你找别的车吧。让你半天回不过神来,觉得家住的离车站太近或到太近的地方办事,很对不起这些司机大哥似的,真恨不得在这个城市空转上一圈或打个车绕过首都北京再回家。
前几天的一次经历,彻底地惹恼了倔脾气的我。那天去车站接老家回来的父母。一则父母年事已高,腿脚不利落;二则老家的姨姨舅舅这家一桶油,那家一袋面的带了不少自产吃食。所以,出了站口,当一个司机热情地冲过来问去哪儿时,我报了家里地址。他略一迟疑,马上奔向下一个目标。我那个恼啊,破着嗓门,泼妇似的冲着他的后背喊到:以后没事儿不要问我到哪儿,关你屁事。当然心里还加了一句:他奶奶的!
没办法,懊恼的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以后到任何一地,只要是带的东西不多,足可以走出站前广场,决不在车站拉客的队伍里乘车;对于冲到鼻子下面问到哪儿的司机,熟视无睹、目中无人、稳步前行。让我也做一回不礼貌的坏人吧,听说做坏人很愉快。
迄今为止所到过的城市,只有两个城市的出租车服务让我佩服: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和江苏省的苏州市。出了火车站,或地下乘车点儿或地上乘车点儿,都是按顺序打车,车辆和乘客都是排队轮流,不存在拒载现象。而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出租车司机的态度尤其恶劣。年初,因为市里出台的滴滴打车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害,整个出租车罢工了几天,市民们虽然感到些许不方便,但微信群里的调侃声一片,庆祝出租车终于从这个城市销声匿迹了。当然后来又恢复了。由此可见,这个城市的顽疾还是让人深恶痛绝的。
外地人到一个城市,可能最先接触的是这些个的哥的姐吧,他们的态度也小小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还有一句话应该记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有一个职业道德存在着。
社会似乎越来越文明,法律规章越来越完善,涉略各个行业、各个角落,而人们的自律性、自觉性似乎同时越来越差劲儿。窃以为一个国家或企业,它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越多越细,说明了:一方面是文明法制进步的象征,另一方面也反面预示着国民或职工的道德素质的下降。降到了退而求其次的最低约束手段————法律。法律是道德的最低线,道德下滑才会求助法律。
一叶知秋,一斑窥豹。芝麻大吗?不大,芝麻重要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