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的故事

手机翻拍的旧照

(文章中的“我”指照片里的小男孩)

每当翻开这张旧照,我都会给妻女诉说这背后的故事。

1979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夕,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我得知母亲单位在五一要组织职工去临潼春游,高兴极了!把母亲从前院尾随到后院,她在后院揽柴火我就跟着也揽几把;又从后院缠到前院,她在灶火(厨房)烧火,也就往里添柴。为的就是逗母亲开心,她一高兴兴许就会把我也带出去,从小到大我可是哪儿都没去过,从来还没有出过我们镇子呢。想起来都兴奋不已!

可是母亲说,职工春游的所有花销一律由单位承担,一旦带家属,所有费用单位不管,由自己承担。我跟前跟后的表现和极力争取,可真是难为母亲了。她一回家总是埋头干家务,脸阴沉沉的,不见个笑容。我总是拉着她的衣角、昂着头试探着说:“妈,我也想去临潼!”母亲只是松开我的手去默默干活。其实,我也能隐隐地感到,在那个极其贫穷的时代,母亲一定是怕多带个我,会多承担一部分费用的。父母两个人上班,要养活一家老小七口人呢。当时,家里有爷爷奶奶,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眼看临近五一了,心里悬着的石头还没有落地,这次我坚定地对母亲说我一定要去临潼,听说那里是秦始皇的陵墓,我们历史书上都有他的故事呢!母亲是个工人,除了认识一些常用字外,对地理、历史、数学等知识一无所知,但她却特别喜欢和羡慕有文化知识的人。一听我说到书上有的人竟然跟临潼有关系,竟睁大了双眼:“真的?对你的学习有帮助?”我也努力地睁大了双眼狠狠地点着头表示认可。没想到,母亲蹲下来,双手紧握我的双手,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孩子,妈带你去!”那声音掷地有声,我至今都记得。

五一一大早,母亲给我换上了只有在学校表演节目时才穿的白衬衣,外面套上了她新织的毛衣,下身穿上了过年才缝制的新裤子,她也身着不常穿的桃红新衣服,抬眼一看,妈可真美!

自打坐上单位包租的那辆车,我激动兴奋的心情一直都难以平复,一路上都想象着,那里该有多美!

到了临潼,人山人海,那是我首次见到数不清的人。路两旁的小商贩大声叫卖着,小人书、捏好的糖人、冰棍儿、茯苓夹饼、凉粉儿、汽水、糖葫芦……庙会上见到的都能在这里见到。然而,母亲却不看这些,把我的手拉得紧紧的,只顾追赶他们单位的同事们,她怕不认路,走丢了。

就这样,被拉拽着进了景区,随着拥挤的人群前行,大抵看到了坑里的泥人(兵马俑),其它的也没有什么印象了。不知过了多久,一出展厅大门,依旧被母亲拉着往出走,又经过那些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此时已是到了正午时分,抬头看到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圆圆的,火辣辣地看着我。新毛衣太暖和了!不禁举起右臂在头上试擦着汗水,“妈,我想喝一瓶汽水。”我眼巴巴看着那些伸长脖颈吆喝的人,他也看着我更是提高了嗓门:“来喝一瓶,两毛两毛。”我咽了咽口水,又说了一遍:“我要喝汽水!”妈强行拉着我的手远离了汽水摊,并且大声说着:“别人都走了,要去贵妃池,我又不认识路,走丢了怎么回去啊!”我又央求道:“妈~给我两毛钱,我渴得很,两秒就能喝完,喝完我跑快去追你们。”妈头都不回,加大了力气,不容分说,把我连拉带拖直奔贵妃池了。

我真想大声哭出来!可是我是男孩子,强忍着泪水和不快来到了景区。经过一个长廊,两边对称地雕刻有镂空花纹的圆形窗户,外面有人专门照相,大声吆喝着:“留念留念!”,母亲大约是看我一脸的不高兴,就微笑着说:“咱俩照张相吧!”从小到大,也没有照过相,我虽一脸的不开心,也没有反对。往那儿一站,“咔!”留下了这珍贵的瞬间。

两寸大小的黑白照,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仔细端详,那时的母亲不到四十,年轻而美丽,望着那个懵懂稚气的自己,想想如今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已近耋耄之年,不禁簌簌落下泪来,当时没喝汽水的愤愤然早已窜到九霄云外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间摇摇欲坠的二层小楼,现在没有了,以后也永远不会有了。 它只静静的留在认识它的人的记忆里。记忆,慢慢的也被焦躁易...
    徐小多杭州阅读 5,274评论 1 6
  • 她穿着兰色的T恤,T恤的左肩上印有白色“真跑者”字迹,左胸前是蔡甸的LOGO,右胸前是大写的X,T恤中间靠下位置...
    红莺萝阅读 2,047评论 3 2
  • 无意中看到一则消息:今年7月24日,杭州市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暂停营业,进行百日改造。这则消息让我想到了法院路。...
    徐小多杭州阅读 5,750评论 2 4
  • 2005年时,我还在市工人文化宫工作,手下有一支“杭州市职工艺术合唱团”。合唱团其实就是“协警”,挂靠着衙门,戴一...
    徐小多杭州阅读 4,599评论 2 4
  • 再次把我拽回九十年代记忆中的,不仅是这辆曾经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只要有汽车的地方都有“黄虫”穿梭往来的“面的”。而且...
    南琵琶阅读 3,218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