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骏马
这几天在读冯唐的书《活着活着就老了》,最初想知道,同为70后,他如何看待活着,没成想看到的是内心巨大的落差。
码字之后,会留心每篇文字,关注作者怎么写?写什么?读冯唐的文字,视觉和想象受到极大冲击。很简单,他为你编织了一个硕大无朋的网,在这个网的顶部垂吊着一个个牛逼的人、一桩桩离奇的事和一本本未知的书。他信手拈来,带着北京人特有的调侃和舍我其谁的目空一切,把你抛入云端。你摸不着北,看不见南,不知他接下来说什么,更记不住自己刚才看了什么,但你能感觉到他牛气直冲霄汉,非同一般。
你觉得他在天上,你在地上,他在用文字一点点碾压你,你昂着头,看着他捉摸不定的样子。毫无疑问这是我看到的最飘忽的文字(原谅我读书少),他不按常理出牌,因为你我都上不了牌桌。他一个人坐在那里,剩下的三个人可能是司马迁、荆柯和金庸,他们神交攀谈,喝茶调侃,说说笑笑,一篇文字就接近了尾声。之后,再支起一桌麻将,换一群名人麻友,开一瓶红酒,冯唐嬉笑怒骂,吆五喝六,一篇文字又结束了。
读罢他的文字,你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当然他说了很多,是你一时难以消化。相信,人和人之间一定存在一条看不见的鸿沟,落差可能是年龄,经历和见识。冯唐身上,你能真真切切感到这条鸿沟的存在,落差一旦形成,实难超越。
跨过这条深沟,最短的距离是一本书,最长的距离是远离了一颗年轻的心。
只需一本书,你就可以走近一个人,无论是冯唐,还是任何名人名家。在此之前,孤陋寡闻到不知冯唐是何人,书读之后,发现冯唐将那些高大上的古人名人呼来唤去,自然到无以复加。一本书能认识一个人,一本书也只能照见一个人的侧脸。冯唐写诗、写杂文、写小说,十七岁完成处女作《欢喜》,之后推出长篇小说北京三部曲,把青春写进了故事。
用文字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发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呐喊。他从不掩饰,为了消除内心的肿胀,发愿写“中国最好的黄色小说”,让每张纸都充斥着荷尔蒙的味道。只需一本书,你会明白作者是什么人,即使他们不承认那些文字里的故事是在写自己,但故事里满满都是作者的影子。
一本书认识一个人,一本书更能看清你自己。每本打开的书,之所以愿意读,源自文字里看到了自己的故事,简洁、明了,轻快、耐读。你在主人公的世界里起起伏伏,和他们一起走完整个旅程。人生只有一次,而读书让人在故事里多活了几辈子。
落差在读与不读之间产生。冯唐的文字里你清晰的看到他看过的书你都没细读,他讲到的事你都未经历。你会心生一种敬畏,不是敬畏冯唐,而是敬畏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未曾去过的地方。那些未知的存在,在冯唐的笔下发生着诡异的变化,好奇心竞相绽放,敬畏之情发出奇异的光。
冯唐从过医、经过商,最终选择了文字。医是利他,商是利己,文是利他利己。他不相信一分耕耘一定有一分收获,但相信一定有收获。他在做最真实的自己,弃医从商,又回归文字。人到中年,最重要的事情是测距,不远离初心。在十八岁的时候,你的初心是什么?现在,初心还在不在?
十八岁,一心求学。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为国为民”,虽不知道怎么“为”,就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从军24年,算是为国为民做了一点点贡献,现在离开了,剩下买菜、做饭,带孩子。初心犹在,柴米油盐之外,还得为这个社会做点事。冯唐找到了初心,至少文字影响到读者的心绪,原本谁也不认识谁,这一刻,隔空相望,必有回响。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文字却是无穷的。文字穿越古今,直抵内心,与当下的自己发生短暂的碰撞,电光火石之间碰出心动的火花。文字让我们的内心更坚定,思维更开放,行动更自觉。谁也不能小看文字的力量,那不是几千个字的胡乱堆砌,那是一个人精神内核的外在形状。或方或圆,或远或近,彼此观照。
所有走过的风景,看过的书和那些遇见的人,都将穿过你我的身体,留下不一样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