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只有变得更好才配得上更优质的生活,所以,即使不美丽也依旧挣扎在一往无前的道路上。她说,社会是现实的,所以潜移默化中自己也变得无比现实,因为生活一直在延续,并且无路可退。
面包与爱情是矛盾的,有人为了爱情甘愿放弃一切,有人为了物质轻易舍弃爱情,这本就是不平衡的对比与抉择。孰轻孰重,个人心里自有天平。她说,她无法像当初的妈妈一样,为了爱情放下一切,如今竟是满眼的后悔,于妈妈而言,嫁给一个喜欢的人却是拖累自己一辈子的束缚,这样的爱情终究难抵细水长流。妈妈饱尝辛酸,受尽磨难,曾经的如胶似漆在岁月的侵蚀下终于变成了后悔莫及,只有经历过悔不当初的人才会给下一代人设置更多的条条框框吧。
第一次见她,便记忆犹深。她是那种长得不算漂亮的姑娘,却莫名有种精致的美。她活泼外向,开朗明媚,眉眼间净是洒脱,一颦一笑都有种超凡脱俗的既视感。她的穿着很讲究,合适的衣服,优雅的举动,俏皮的发型,乍一看,像个可爱的精灵。她时而古怪精灵,时而温柔贤淑,时而文艺清新。总之,这样的她,让人觉得无可挑剔。我们是大学校友,相识于不经意的回眸,深交于漫不经心的微笑。她喜欢笑,喜欢闹,喜欢万众瞩目,也喜欢低头沉思。
我曾听过她的故事,也曾无比笃定她的信仰。
她现在之所以精致,要归功于她的妈妈(下文用阿姨代替)。阿姨是典型的城里姑娘,是那个年代里的大家闺秀,她喜欢读书写字,偶尔吟诗作对,这样的她,颇有不食人间烟火的韵味。某个不经意的擦肩而过,她遇到了极具文艺气息的农村小伙,小伙子喜欢看书,偶尔能够说出几句震撼心灵的句子,就这样,她被小伙子征服了。她坠入爱河,失去理智,父母想要扼杀她的爱情,为了捍卫纯洁的爱情,她与他私奔,在那个封建枷锁依旧沉重的年代,她成为了周身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每每提起她,人们都当是个笑话。父母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决定与她恩断义绝,从此不认她这个女儿,无论将来的生活是好是坏,都由其自生自灭,听天由命。
她回到他的村庄,那个偏僻闭塞的村庄。那里,有着她将要经营的家庭,那个家徒四壁,一无所有的家庭。她看到贫穷环境里的他,却从未想过他有过的挣扎,因为衣食无忧的她此刻还不明白生活的意味。她将清贫的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收拾的仅仅有条,她享受这样宁静美好的村庄,在这里,她与他一起深夜论情话,白天谈梦想。
她与他结婚、生子,生活开始有所改变,现实的压力接踵而至,曾经的促膝长谈变成如今的夜不能寐,她光滑白皙的皮肤开始粗糙黝黑,一向崇尚精致生活的她开始对生活存有畏惧之心。
在她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她鼓起勇气回了娘家,父母虽然怨她,但心里更是希望她相安无事,早日回来的。父母与她抱头痛哭,看着怀里嘤嘤啼哭的幼儿,心底翻上无数不可言语的柔软。弟弟妹妹都成家了,年迈的父母也白发渐生,她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曾经与家人缺席的几年时光,无比空白,无比难以凝噎。
生活还要继续,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抉择埋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她离开娘家,回到满是贫瘠的土地上,说到底,几亩田地难以维持生活的开支,说到底,她所嫁之人只是个习惯“舞文弄墨”的书生,他弱不禁风,他吃不了苦,他只是喜欢啃书本,仅此而已。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生活的条件,看着眼前的男人,他又爱又恨,她究竟是嫁给了怎样的男人,当初那个让自己义无反顾,奋不顾身的男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当生活摆在你面前时,没什么是无法承受的,只要你还活着,就可以接受一切,并有足够的能力面对一切。要相信,当你当别无选择,进退维谷时,肯定会有一条路,为你披荆斩棘,另辟蹊径的。只是,无论是怎样的进退,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她又回归了城市,与以往不同的是,她再次来到城市,是以一个打工者的身份,她背井离乡,四下流离,身兼几分兼职,她不停的劳动,不停的游走,脚步从未停歇。家里的孩子需要生活费,她不能让孩子从小便受尽委屈,体会贫穷的卑微。丈夫在家里照管着孩子,她在陌生的城市里起早贪黑,即使疲惫,也不曾落泪。
时光荏苒,一眨眼,二十年过去了,如今,她的女儿已亭亭玉立,而她,仍旧奔波在辛苦赚钱的路上。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的好,别人拥有的,自己的孩子一样也不能少。
她说,我的妈妈历经沧桑,我心疼她,却无能为力,从小,她就给我们最好的,但我知道这其中的辛酸,她要打好几份工,要忍受无数的煎熬,这个家,一直都是她在支撑着,我不讨厌爸爸,但他让妈妈活的太辛苦了。
我曾问她,如果有的选择,你是愿意坐在宝马车上哭,还是坐在自行车上笑。
她说,我愿坐在宝马车上哭,因为,贫穷夫妻百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