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希望能够将利益达到最大化,人际交往也是一样。没有人愿意时时刻刻无偿地付出,付出多了,心里面总会不平衡。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需要的,这种交换叫作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
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保持平衡”这一点都不容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跷跷板,只有双方保持一定的平衡和对等,这样才可以和谐相处。一旦彼此的交换不对等,就会像跷跷板一样失去了它的平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跷跷板定律”。
以自我为中心,是人际交往的障碍,它会阻止我们的人际关系向正常的方向发展。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去考虑别人的利益。任何事情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盲目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的人注定会缺少朋友。
无论是个性使然,还是不懂社交技巧,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应该意识到,无论何时何地,要学会保持利益的平衡。要注意下面几点:
首先,平等对待每个人。在我们身边,无论是贫富差距,年龄长幼,在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将自己看得太重,将别人看得太轻,或是凭着自己的优势将别人拒于千里之外。对于所有人,我们都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学会平等对待每个人。尊重对方的人格、习惯、隐私等。
其次,努力帮助他人。“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我们步入了社会,就该意识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如果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没有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在你面临困境的时候,你该如何去要求别人来对你施以援手?所以,聪明的人知道,帮助别人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投资。
最后,增加自己的价值,纵然是“被利用”的价值。交际是相互交换的,如果你想要吸引别人,那就要增加你自身的价值。一切的人际关系,都建立在交换的前提下,一切的人际关系,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的选择。那些值得的人际关系,应该保持,对于那些不值得的,或者失大于得的,人们往往倾向于远离,所以,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人们常说的礼尚往来,也是互惠定律的表现,是人类行为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知恩图报,彼此间等价地你来我往,有助于继续交往,在亲密的朋友间,虽然不一定要马上回报,但也不等于不报。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互动,就像跷跷板,要高低交替才能彼此和谐。一个只想着占别人便宜的人,只会遭到别人的讨厌和疏远。
作者所说十分有道理,互利互惠,才能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