彳于于教育的这片草地上,虽不及心旷神怡,却也安详从容。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心向往之,人从容之。我的教育世界里多少少了那么点“焦急“,那么点“短视”,那么点“狭隘”,为此,我也享受到独特的教育之乐。
教育之道,即生活之道。可以这么说,教育的外延几乎囊括了生活的外延。教师不愿花时间阅读,特别是思考,就不会有思想的提升与成熟,就不会有思想的锐度与开放。教师不愿留时间给学生,接踵而至的机械重复的作业,马不停蹄的拖堂与挤课、占课,枯燥乏味的周考月评……学生哪有时间饱览群书,哪有时间独处一隅,用笔记录下宁静与回味,获得心灵上放飞与洗礼,进行思维的深度与广度锤炼。教师不舍得花心思设计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活动,怎能调动学生爱校爱班爱生活的兴趣和热情?
教育,不是眼前的苟且一一单纯的成绩,还有诗和远方一一孩子的未来。信息时代,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名目繁多的工种,但有一种呼唤是相同的一一诚信、责任、担当、爱心、才干。如何让孩子从开始就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航标和价值导向,不仅要靠老师,更有家长……
2017,最让我触动大的事情是儿子高考落榜。在我的印象中,我只有儿子考一本还是二本的送择,根本没有考不上的选项,然后事实彻底颠覆了我的期待。此事,让我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行为与策略,也反思自己为孩子的成长所做的陪伴与付出。其间,刘圣元老师、单位知己同事也劝说过我,别因公误了私,别因别人孩子误了自己孩子。今天想来,可谓“真心“。因为此,我的确调整了工作的节奏,每天一定会抽出一部分时间给我的孩子。
说到收获,我觉得除了赢得信任,赢得尊重外,最大的收获是敢于直面自己与生活,心甘情愿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一部分,特别是我的学生。至于获奖一类,不值一提。
人生最美好的,不在于拥有多少,而是照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