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旅游目的地 list中,中欧一直向往已久,疫情后宁波也开启了直飞匈牙利的航班,加之酷爱旅游的老爷子身体还不错,于是就有了这次中欧之行。
尼采说:“当我想以一个词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这次的中欧之行把这两个奇妙的地方都囊括其中,于是对行程有了更多的期待。
这次中欧之行的目的地是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因为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紧挨着奥地利,所以在途中顺便蹭一下。这几个小国家的国土面积都跟浙江省差不多大,欧盟国家之间也没有设置严格的边境线,于是大巴穿过边境线就如同时我们国内进出收费站那般,还不用停车收费。在我原来的印象中,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这三个紧挨着的国家似乎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但事实上他们有着不同的种族、语言和货币。
很多人对跟团有很大的误解,以为跟团游吃不好住不好时间还不自由,但是否适合跟团最重要的是看行程的安排,像我们这种拖家带口10天走三、四个国家的,我真的很难想象如何让我拖着行李箱和背包自己打车找酒店找景点。所幸这次的团的品质超过我的预期,原来以为最起码要30人,结果出发那天意外地发现只有16个,其中一半是我们自己人,所以团餐就占一桌了,团餐和酒店的规格也比预期要好一点。更重要的是我们遇到一个已经不太亲自出山的宝藏导游,他介绍起每个国家每个景点的历史来如数家珍,根本不需要我自己上百度搜,所有的行程和餐食他也都能合理安排,让我们有更舒适的体验。
匈牙利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国家,首都布达佩斯是此次中欧之行的起点和终点。飞机降落在BUD机场,很惊奇地发现机场内的指示牌都有中文标识,所以匈牙利和中国的友好之情可见一斑。
布达佩斯坐落于多瑙河的两畔,西岸的布达和东岸的佩斯遥遥相望,横跨多瑙河的九座大桥把布达和佩斯连为一体,其中最古老是链子桥,也是布达佩斯的标志之一。
布达佩斯的第一站是渔人堡,渔人堡建成于1905年,最早这里曾是个鱼市,后来渔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修建了此堡,作为防御之用。渔人堡(Halászbástya)是一个新哥特式和新罗曼风格的观景台,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布达一侧多瑙河河畔的城堡山。四周环境优美,景色十分秀丽,站在这里可以鸟瞰多瑙河、玛格丽特岛、对岸的佩斯,以及盖勒特丘陵(Gellért Hill)的全景。白色的城堡用石灰岩筑成,长长的走廊把错落有致的7座圆锥形的尖塔连接起来,这7座塔楼代表着匈牙利早期马扎尔人的7个部落,这些部落在公元9世纪征服了喀尔巴阡盆地,建立了匈牙利王国,因此渔人堡也被匈牙利人视为国家历史的象征。
渔人堡的一侧便是马加什教堂,正如同雨果所形容的,马加什教堂是一座“石头的交响曲”。它抛弃了传统哥特式的对称结构,独具匠心地将高高的钟楼修建在教堂的一角,使整座建筑少了些许其他教堂的沉重与拘谨。历代匈牙利国王的加冕仪式皆在此举行,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就是在此加冕为匈牙利国王和王后,故又有“加冕教堂”之称。教堂顶上有一只乌鸦,传说,马加什国王在执政期间曾有人想用毒戒指暗算他,可这枚毒戒指被飞来的乌鸦叼走。从那以后,乌鸦在匈牙利就成了吉祥的象征。
在渔人堡和马加什教堂之间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铜像,是匈牙利第一位天主教国王圣伊斯特万一世,底座的雕刻描述了国王的生平。
参观完渔人堡后,我们便离开布达佩斯利前往捷克,等游览完其它国家最后再回到布达佩斯然后从这里离境。布达佩斯有着近千年的古老历史,但城市建筑和设施都保护得非常好,仍然保留了古时代原汁原味的风格,街道两旁由石头建成的房屋虽然由于年代的关系颜色变得黯淡陈旧,然而正是这样才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历史沉淀的美感。
布达佩斯拥有欧洲大陆最古老的电气化轨道交通系统,第一条地铁(黄线1号线)于1896年建成通车,是为了纪念匈牙利建国1000年,也是世界上第二条仅次于伦敦的地铁线路,目前仍在运营。除了地铁,有轨电车是城市里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了,叮当作响的电车行驶在老旧的石板路上别有一番情调。
偶有见到熟悉的外卖小哥的身影,但他们的交通工具是单车,默默心疼一下外卖小哥和顾客......
我们在老城区安排的时间比较短,只外观了圣伊斯特万大教堂、国会大厦、英雄广场、布达佩斯歌剧院这些主要景点。本想去打卡最火的New York Cafe,无奈排队的人实在太多,只好作罢。
白天的布达佩斯让人们感受到昔日奥匈帝国曾经的辉煌,而夜幕降临后的布达佩斯则又是另外一种璀璨。
结束了匈牙利的游览也意味着整个东欧行程的结束,有很多惊喜、很多感叹、很多收获,也有很多遗憾,这也许是我开启除英国之外的欧洲游的第一站,留给我的是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