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阻挡

批评你,让你觉醒。

有一个词语,叫“当头棒喝”。当你正在耀武扬威的时候,有人马上戳你的软肋,让你不得不低头,重新认识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身边围着很多人,大多数的人,喜欢说好话,阿谀奉承。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说“风凉话”。

听到批评的声音,就像一根针扎在肌肤上,彼此都不愉快。但是过后想一想,“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是没有错的。

春秋时,齐景公外出游玩,站在淄水旁边,感慨地说:“把齐国留给子孙,真的好开心啊。”

大臣晏子顺口就说:“如果政令不畅,大家都喜欢过奢靡的生活。想一想,年迈的齐桓公,任用了竖刁这样的小人,吃喝过度,结果过世之后,落葬都成为了难题。正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游玩是快乐的事情,但是一路上都被批评,就不快乐了。因此,很多人会“败兴而归”,早早结束行程。

在快乐的时候,接受别人的批评,也更容易一些。晏子也真的抓住了时机,给齐景公上了一课。

要记住,所有虚伪的话,都是用来迷惑你的。只有批评,才会让你清醒,走出社交的误区。

保持清醒,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行动就会更加有效,更容易成功。

阻止你,让你受挫。

小时候,学过一个谜语:四四方方一块砖,读书遇到拦路虎,有它帮助不用愁。

谜底是:字典。

从谜语里,可以看到一个道理——所有的难题,都是有办法解决的,只是我们要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当你把难题解决之后,回头看,那些难住你的,都会让你变成聪慧。

生活中,谁都希望一帆风顺,但总有一些时候,要逆风而行。因此,我们要有逆向思维,有急流勇退的勇气。

那些一直鼓励你前行的,支持你所有决定的人,看起来是在帮助你,其实是在“怂恿”你,让你过分胆大了。

真正渡你的人,会阻扰你,拉住你不去犯错误,让你“回头”。

春秋末年,吴国的君王夫差带兵去攻打齐国。大臣伍子胥说:“大王,不行啊。这是舍近求远的做法,如果你外出了,隔壁的越王勾践,随时会乘虚而入。”

夫差不听劝告,在齐国打了胜仗,但是吴国却遭到了越国的攻击,最终还是失败了。

当有人阻止你的时候,要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理由是什么?做事的后果是什么?多扪心自问,多沟通,就知道如何做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劝谏是一门艺术。会劝谏的人不但能把人说服,而且通过劝谏能够使劝方和被劝方和谐相处,关系更加融洽。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
    鹰鹰儿阅读 9,432评论 4 10
  • 苏老湿讲干货,今天讲的是:《中国人,都应该认识这个孙子》 ——好吧,有一点标题党了; 不过,这确实就是我想对你们说...
    苏老湿讲干货阅读 4,791评论 1 7
  • 1.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 太伯、仲雍和季历都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古公亶父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太伯和仲雍两位哥哥不...
    面包马戏团阅读 3,959评论 0 6
  • <>安步当车 战国时期,齐国有位隐士名叫颜斶(chù)。齐宣王听说他很有名,就召见了他。 颜斶进宫后,齐宣王傲慢地...
    汉唐雄风阅读 6,804评论 1 5
  • 最近,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看《晏子春秋》,很有感触。也分享几则经典故事给大家,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位春秋时期了不起的政治...
    judyjia0508阅读 4,597评论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