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説:眼见的不一定是真的。
4月10日,宇宙网红咪蒙推文《如果不能装13,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如同往日一样,瞬间10w+的阅读量,然后这篇推文在存活了几个小时以后,删除了……
同时,今日头条的一鸣同学也发文道歉,并正式关闭了内涵段子客户端。
行业红线不能踩,舆论的底线不能越。
还是很严肃点说点工作那点事吧。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第一种现象:准备给客户或者上级汇报一份PPT,但是里面的内容不是你全部都很精通的,然后在你熟悉的内容时,你就会展开娓娓道来。到了你不熟悉的内容,你会快速略过。
第二种现象:自己有喜欢晒情趣的爱好,比如说喜欢读书(其实读的书并多)、健身(就算是去健身房也是过去洗完澡拍个照片),但是实际情况是你并不是很热衷这方面的事,你会在有人关注的时候更加的注重去做这件事。
第三种现象:自己对某一领域确实是非常的钟情,以致于本来由一种爱好慢慢演变成了长期坚持下去的好习惯或者成为了自己从事的事业。
哈佛心理学家罗伯特·基根(Robert Kegan)发现,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都会把大量精力花在做别人没有要求他们做的事上:维持自己的名声,发展最好的自己,不再其他人甚至是自己面前露出缺点。
第一种现象所说的就是Kegan提出的看法。汇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客户或者领导认可自己的工作能力或领导能力,但是却疏忽了汇报的内容本身的价值,以及内容本身或延伸的可再挖掘的价值。汇报过了,但是客户和上级并没有完全了解到PPT中包含的全部内容。
第二种现象说的直白点就是爱显摆。这跟咪蒙说的装13还不是一码事,人装是因为有资本才可以,虽然说的话很露骨,但是事做的很含蓄啊。假装去旅游跑宾馆写了几天论文和实际去出差但是却假装去旅游能一样吗?
第三种现象更容易说明了,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个胖子变瘦的故事,原因千奇百怪,有的是为了爱情,有的是为了改变,有的是突然喜欢上健身,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健身房就是我的家,每天风里雨里必须要回家。
以上,都是因为“表现目标”和“学习目标”在作祟。
“表现目标”?
“学习目标”??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可(Carol Dweck)发现,
“学习目标”能促使成长,能发现并拓展自己不一样的可能性。就如同种子一样,拥有着冲破石面的力量。
所以说,老铁们,知道以后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了么?